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奋力推动助企暖企春风行动,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好转,全县经济开局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8亿元,同比增长3.8%(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亿元,同比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9.93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亿元,同比增长6.2%。
一、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各乡镇提前安排部署春耕备播,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认真落实茬口安排,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一季度,完成春播面积15.12万亩(粮食作物6.6万亩、油料6.99万亩、蔬菜及其他作物1.53万亩),调运储备各类良种1149吨、各类化肥2.16万吨,供应农膜2100吨、农药5吨。牛存栏3.35万头、羊存栏24.41万只、生猪存栏4.52万头、家禽存栏3.72万只;牛出栏0.59万头、羊出栏6.54万只、猪出栏2.32万头、家禽出栏1.14万只。猪牛羊鸡肉产量分别为1859.84吨、770.9吨、1308.06吨、45.5吨,鸡蛋产量117.9吨,生牛奶产量1626.15吨。
二、工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
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8.77%,销售产值同比下降20.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
1.按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8%。
2.按行业看: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两增四减”。一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二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3%;三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2%;四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6%;五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2%;六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5.7%。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水泥,同比增长65.88%;下降幅度较大的是耐火材料制品,同比下降53.4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
产品名称
|
单位
|
1-3月累计
|
增速﹪
|
耐火材料制品
|
吨
|
9048.64
|
-53.43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73106.82
|
-20.4
|
原铝(电解铝)
|
吨
|
108977.40
|
7.02
|
铝材
|
吨
|
72567.99
|
-25.05
|
铝合金
|
吨
|
2899.49
|
-45.96
|
铁合金
|
吨
|
55056.82
|
3.37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20878.40
|
-31.93
|
工业硅
|
吨
|
12117
|
99.10
|
水泥
|
吨
|
85668.98
|
65.88
|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全县树牢“项目为王”工作导向,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各项目单位紧盯全年投资目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争优、争先、争效的强劲势头开局,项目投资增势强劲,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5.4%。按投资类型看: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95.7%,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20.1%。按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79.4%;第二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0.5%;第三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1%。
四、服务业行业逐步回暖
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服务行业逐步回暖、活力逐渐释放,第三产业增加值拉动地区生产总值2.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6.86%。
1.消费品市场恢复活力。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04亿元,同比增长5.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2亿元,同比增长7.8%;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2亿元,同比增长3.7%;按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7亿元,同比增长1.2%;商品零售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8亿元,同比增长6.8%。
2.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增长。一季度,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50.57万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5.5万人次,同比增长33.1%,接待一日游游客35.07万人次,同比增长29.7%;实现旅游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5.2%。
3.客货周转量呈两位数增长。一季度,全县客运量14.4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02.12万人公里;货运量91.09万吨,货运周转量4972.04万吨公里。实现客货运输量同比增长23.94%,公里运输周转率增长23%。
五、城乡两项收入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333元,同比增长4.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36元,增长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元,增长5.7%。
1.从收入结构上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增速上看,四大项收入均呈现“一降三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下降13.2%,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32.2%,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56.9%,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9.6%,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1.8%,财产净收入同比下降88.0%,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4.3%。
2.从消费上看结构:一季度,城镇居民八项消费支出中,增速呈两位数增长的占一半,医疗保健和居住支出同比增长分别是21.3%和16.8%,而衣着消费下降1.8%;农村居民八项消费支出均呈增长,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8.3%,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增幅最小,同比增长1.2%。
六、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一季度,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8.49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住户存款90.38亿元,同比增长7.44%。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0.9亿元,同比下降2.14%,其中住户贷款35.25亿元,同比增长12.21%,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25.65亿元,同比下降16.77%。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78.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051.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9%。
总的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稳经济政策作用显现,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同时也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五个年”活动和“两个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盯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加快释放内需潜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实现持续整体好转,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