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民和县扎实推进各行业工作,着力稳增长、创就业、刺消费,鼓励外出就业,稳步推进农村宜居环境整治,不断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目前经济增长稳步回升。
一、民和县农村居民收入特点
一季度民和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84.4元,同比增长13.3%,四大项收入呈“三增一降”态势。
工资性收入为1839.3元,同比增长10.8%,占比47.35%,贡献率39.39%。主要原因:一是民和县严格落实精准培训、就业补贴、援企稳岗举措,积极鼓励贫困家庭人员外出江苏省无锡市务工就业,有效的解决了就业难、收入不固定等难题。二是受疫情影响不断减弱一季度民和县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外出务工农民工占比29.17%,同比增长223%,实际到手月工资4668元同比增幅13.49%。 三是本地二、三产完全恢复经营,吸纳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一季度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本地人均月工资3473元同比增幅2.56%。经营性净收入为1173.3元,同比增长0.8%,占比30.21%,贡献率1.99%。主要原因:一是疫情期间为保障农村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购买畅通性,批发零售业诊所、超市、小卖铺均正常营业。二是民和县融媒体平台对接无锡市电视台进行“东西部协作,携手奔小康,消费扶贫直播带货活动”民和特色牛羊、马铃薯、软儿梨等特色农产品销量提升,收入增加。财产性净收入为9.9元,同比下降70.5%,占比0.25%,贡献率-5.17。转移性净收入为861.9元,同比增长51.0%,占比24.76%,贡献率63.79%。一是东西部协作政策推动下,民和县省外拉面经营户达到3236家,从业人员2.18万人,年营业额超13.8亿元。一季度外出从业人员寄带回收入同比增长778%。二是养老金及离退休金调整,收入增加。
二、民和县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一产规模小,产业化率低,增收难。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等影响,露地蔬菜面积小、产量低,盈利性差。牧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养殖成本不断走高,饲料价格上涨。尤其是作为畜牧业饲料的豆粕、玉米等价格上涨明显。受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大豆、豆粕进口量减少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价格短时间内难以回落。
(二)农村乡镇二、三产纺织、电子产品等轻工业极少,可吸纳本地就业人数有限。
(三)财产性收入所占份额少、比重低。民和县农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一直偏低。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家庭人口多,固定财产偏少,且思想观念保守,缺乏理财的观念和能力,财产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相对较少。
三、增加农民收入建议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乡镇特色农业、牧业发展。引进、扶持特色产业,建立与农户信息对接平台鼓励产业规模化。
(二)调整收入结构,鼓励外出务工就业。立足就业,因材施教,确保务工人员收入稳定,开展因需因岗技能培训,拓展家庭理财创业思维。
(三)依托乡村振兴契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精准施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