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统计分析】民和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
来源:    时间:2020年07月31日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抓“六保”促“六稳”,积极复工复产,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二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

一、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经海东市统计局核算反馈,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5.9%,比一季度增加5.7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全省和全市高4.90.2个百分点,排海东市六区县第三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2亿元,同比增长5.3%,位海东市六区县第二名;第二产业增加值16.22亿元,同比增长12.7%,位海东市六区县第四名;第三产业增加值19.31亿元,同比增长0.5%,位海东市六区县第四名。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1、种植业结构保持稳定。上半年,我县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形势良好,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59.9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7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0.19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3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67万亩。总种植面积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由干部分农作物结构有所调整,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4.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779亩(川口镇山城村大部分耕地今年被湿地公园征用;马场垣乡的部分耕地被工业园区征用,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2、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重,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县畜禽存栏量达到57.4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2.79万头、羊存栏39.15万只、生猪存栏6.29万头、禽类存栏9.25万只。

(二)工业企业产能逐步恢复,产量稳步增长

二季度,全县工业企业随着返岗人员增加,企业产能逐步恢复,生产基本正常。截止六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9%(可比价,下同),比5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增加了3.6个百分点。

1、按三大门类看

由于我县规模以上工业没有采掘企业,所以只占据两个门类。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一季度分别增加5.2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比一季度减少4.3个百分点

2、按行业看

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在四个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2%30%

3、主要产品产能逐步恢复

铝材、原铝及发电量同比增长22.7%19.5%11.1%。铝材产量从32.7万吨月产量恢复到3.5万吨月产量;水泥从33.1万吨月产量恢复到14.1万吨月产量等。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1-6月累计

增速﹪

发电量

万千瓦时

242346

11.1

原铝(电解铝)

199343

19.5

铝材

183558

22.7

铁合金

69448

-30.3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83763

5.3

石墨及炭素制品

13740

-71.5

水泥

526474

-6.4

(三)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逐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9.7%,比一季度增加6.7个百分点,逐步恢复并超过了去年上半年8.6%的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56.5%,其中工业投资额同比下降54.4%;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5.1%。一般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43.4%

上半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1亿元,同比增长264.5%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恢复性增长

二季度末,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比一季度增加11.6个百分点。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4亿元,增长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32亿元,增长3.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2.09亿元,增长6.4%;餐饮收入1.76亿元,下降12.5%

从销售额看,批发业销售额实现10.25亿元,同比下降0.63%;零售业销售额实现11.34亿元,同比下降0.77%;住宿业营业额实现0.58亿元,同比下降21.13%;餐饮业营业额实现1.76亿元,同比下降12.64%

(五)旅游人数、收入降幅大幅收窄

随着疫情的好转,本省游、周边游出现火热现象,二季度末,我县旅游人次和收入比一季度降幅大幅收窄,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143.9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7%,比一季度降幅收窄34.6个百分点。其中:接待过夜游客24.1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21.5%,比一季度降幅收窄19.2个百分点;一日游客119.6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5%,比一季度降幅收窄37.2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4.72万元,同比增长0.7%,比一季度降幅收窄47.6个百分点。

(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稳步增长

二季度末,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5元,同比增长5.2%,比一季度增加2.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5元,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增加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8元,同比增长5.2%,比一季度增加2.2个百分点。

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项看,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降幅收窄,分别收窄18个百分点和14.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6.03%,财产净收入增长24.73%

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项看,工资性收入增长9.02%、比一季度增加11.8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增长37.33%,比一季度增加37.8个百分点;转移性净收入增长4.09%,比一季度下降24.9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下降1.74%。比一季度减少3.45个百分点。

(七)财政收入、人民币贷款余额呈两位数增长

二季度末,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59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持平。

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0.37亿元,比年初减少2.6亿元,同比下降3.74%,其中:住户存款72.02亿元,同比增长14.91%;非金融企业存款8.95亿元,同比增长4.03%。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93亿元,比年初增加5.92亿元,同比增长17.34%,其中住户贷款18.33亿元,同比增长51.32%。住户贷款中消费贷款1.81亿元,同比增长23.3%;经营贷款2.87亿元,同比下降42.1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4.59亿元,同比增长4.85%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的来看,二季度全县经济逐步走出了疫情影响的阴影,呈现恢复增长态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业方面:下半年,天气趋于多变,尤其是雷雨大风等天气增多,对农业生产丰收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做好对天气变化的监测。

(二)工业方面:一是继续关注西部水电有限公司、庆丰铝业、旺铭铝业3家生产企业的运行情况,这3家企业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达4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增加值的贡献率达96%。二是加快新进规上企业濮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建设进程,争取年底前21万吨产能建成投产。三是争取培育1-2个企业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三)服务业方面:我县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17年的31.9%提高到2019年底的46%,而我县达到限上标准的服务业企业目前只有3家,第三产业缺乏增长点。因此,加大服务业扶持力度,整合优质资源,大力发展培育服务业企业是当务之急,比如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海鸿国际)、市场管理服务(东垣农贸市场)、会计审计事务所、绿化管理公司、家庭服务、托儿服务以及一些社会服务等公司,争取达到入规纳限入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