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民和县三季度经济运行简况
来源:    时间:2015年10月27日    

三季度末,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4.04亿元,增长8%

一、经济运行情况

1、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尽管上半年遭遇旱灾,但是对全膜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影响不大,农村经济仍然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三季度末,实现农业总产值9.83亿元,同比增长5.41%,其中林业产值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4.47%。 蔬菜产量达9万吨,同比增长3.4%

2、工业生产效益下滑,节能降耗取得一定成效。实现工业增加值15.31亿元,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33.8%,实现利润 -5550 万元,同比增亏6112万元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83.76万吨标准煤,增长 10.21%。其中: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为82.01万吨标准煤,增长8.4%。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3.22%

3、工业投资下降近40%,影响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完成进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99亿元,增长15.58%。其中,项目投资完成67.66亿元,增长17.7%;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完成6.28亿元,增长6.11%;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5亿元,增长7.74%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58亿元,增长19.32%;第二产业16.98亿元,下降38.75%,其中工业投资16.72亿元,同比下降39.72%;第三产业投资41.15亿元,增长44.36%

按投资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0.31亿元,增长73%;民间投资完成23.68亿元,下降27.2%;港澳台及外商投资2.72亿元,下降73.28%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逐季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08亿元,增长11.56%。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65亿元,增长12.0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96亿元,增长13.3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7亿元,增长6.4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72亿元,增长1.78%

5、公共财政收入下降9.45%,民生方面支出有增有降。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2亿元,下降9.45%,其中税收收入1.65亿元,下降8.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6.56亿元,增长27%。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44%,医疗卫生支出下降8%,城乡社区支出下降31%,住房保障支出下降12%

6、存贷款余额同步增长。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67亿元,比年初增加6.89亿元,同比增长17.55%。其中个人存款42.11亿元,比年初增加2.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8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同比增长0.9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8亿元,比年初增加845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09亿元,比年初增加7160万元。

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49元,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45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2元,同比增长10.1%

二、经济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三季度各经济数据看,我县经济运行有很多特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工业方面:我县工业企业运行特点是主要依靠铝产业的支撑,西部水电二期和万康铝业新项目的投产净增产值12.45亿元,到9月底实现产值34.37亿元,仅两家企业的产值占到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67.9%。但是由于工业企业结构单一,一旦受到内外环境影响,工业企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冲击。

2、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任务重,困难大。一是投资后劲不足。目前库里的204个项目中已竣工的项目有103个,目前实施的101个项目中,除了16个没开工,3个在建外,其余项目投资都已接近尾声。工业投资后劲严重不足是主要因素,到三季度末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9.72%。下降的原因是西部水电年产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项目已接近尾声,昌泰化工、铭德物流、安泰能源、青海鸿盛特种硅业等企业至今未复工。二是新开工项目规模偏小,对投资支撑力不强。在新开工156个项目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仅有12个,新开工项目虽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对投资支撑力不强,增长后劲不足。

3、第三产业考核目标完成难度大。在第三产业核算中,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和交通运输占三产增加值比重为58%,也就是说财政八项支出占三产比重为40%,其次,公路运输周转量占三产比重为18%。三季度末,财政八项支出增幅23.06%,公路运输周转量下降7.2%。所以,这个两个指标的增减幅度大小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增减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