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县经济运行也呈下行态势。实现生产总值20.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环比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增长4.9%;二产实现增加值12.19亿元,增长24.8%,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环比回落12个百分点;三产实现增加值6.37亿元,增长7%,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二0一三年上半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2年完成 2013年地区计划 上半年完成单位完成数 增长(%)绝对数 增长(%)本年上年同期 增长(%)
一、生产总值 万元 522291 19.5 18.7 201463 174965 16.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万元 81417 5.2 6.5 15867 14149 4.9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22391 36.5 28 94250 76118 26.16
二、县属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576286 66.98 864429 50 294090 248254 18.46 其中:工业投资 万元 258728 72.24 290000 12 123943 121850 1.72
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万元 23082 25.82 28853 25 14839 12247 21.16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143874 17.01 166894 16 75383 66660 13.08
五、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元 5032.4 16.31 5787 15 3435 3006 14.25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6771 13.48 18784 12 7875 7120 10.6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上半年,我县农业先后遭受了春播干旱,生长期冻灾的双重灾害,但全县农业依然保持了灾而不乱的稳健发展态势。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增长4.9%。其中农业0.4亿元,增长10.9%;畜牧业1.1亿元,增长4.7%。 2、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大,能耗高。实现工业增加值9.43亿元,增长26.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7.6亿元,增长23.9%。受大环境的影响,工业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不断回落,资金回收困难。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1家(铭德太阳能),产值下降的企业达8家。西部水电是规模以上工业的主要支撑力,其产值达9.68亿元,同比增长96.4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6.2%。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34.52万吨标准煤,增长41.92%,万元增加值能耗增长14.55%。由于高耗能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产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3%提高到77%,能耗增速大于产值增速,万元增加值能耗难以降低。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41亿元,增长18.46%,完成地区计划的34.02%。其中:工业投资12.39亿元,增长1.72%.完成地区计划的42.74%;省考核指标城镇一般性-2- 工业投资8.76亿元,下降14.1%。 4、财政收入完成目标进度。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亿元,增长21.16%,完成年计划的51.43%。地方财政预算支出10.07亿元,增长5.35%。其中:医疗卫生支出2亿元,增长3.2倍。 5、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54 亿元,增长13.08%,其中:商品零售5.85亿元,增长12.55%;餐饮收入1.69亿元,增长14.99%。 6、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08元,增长14.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75元,增长10.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我县工业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再加上近年来宏观经济趋紧,从而对对我县工业企业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2、工业结构有待继续调整。工业发展依赖高耗能企业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低耗能企业除积石峡水电站外,其他企业都不能正常生产,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十分困难。 3、第三产业增幅难以提高。(1)批零贸易业、餐饮业增幅受政策影响难以提高(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2)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18.43%,致使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一行业的增加值下降12.3%,压低了第三产业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