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直击开幕式现场】安召纳顿颂党恩 欢庆盛世送吉祥 |
|
|
“打夯”声声,吼出了土乡儿女创造美好家园的精气神;“大好”声声,唱出了土乡儿女庆祝丰收的纳顿赞歌。
8月26日,迎着金秋丰收的喜庆,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海东市人民政府、青海土族研究会主办,中共民和县委、民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青海省第党的二十届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重开幕。
土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数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居住在甘青两省。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善良、智慧、朴实的土族儿女,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创造了具有绚烂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特别是土族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安召”“纳顿”,不仅是土族文化中的艺术奇葩,也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目前土族纳顿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年一度的青海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是结合互助土族的“安召节”和民和土族的“纳顿节”而设立的土族民族节日,是青海土族儿女欢庆丰收、感恩自然、向往幸福的盛大节日。主要流行于海东市互助地区的土族“安召”意为“圆圈舞”,主要流行于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纳顿”一词在土语中欢乐的意思,都是青海土族儿女喜庆丰收的歌舞。特别是“纳顿”自农历七月十二开始,直至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近两个月时间,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土族儿女热情参与下,青海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已伴随着土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土族儿女幸福生活变迁走过了19载春秋,今年又在瓜果飘香的魅力民和成功举办第党的二十届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通过一届届安召纳顿艺术节,进一步传承、保护和发展了土族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民和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县,近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县呈现出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和睦的新气象。
特别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流域民族文化历史文脉,高质量建成黄河临津古渡接官亭,高标准建设禹王峡旅游产业配套道路,“喇家遗址、大禹故里、土族风情、黄河风光”四位一体的民和南部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正在全力构建,进一步提升了黄河流域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和艺术品牌。今天,土乡儿女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族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繁荣进步。
饮水思源,感恩奋进。本届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以“安召纳顿颂党恩·欢庆盛世送吉祥”为主题,开幕式文艺节目分《纳顿颂歌》《魅力民和》《土乡情愫》《高歌颂党》四个篇章展开。
开幕式文艺演出在气势恢宏的土族纳顿《喜讯》中拉开序幕,随后,土族舞蹈《法师舞》《打夯》、土族傩戏《杀虎将》《庄稼其》,非遗项目土族婚礼歌以及独唱、歌伴舞、舞蹈等节目精彩上演,用艺术的形式感党恩、颂盛世、话发展、亮形象、唱幸福,是一次展示土族儿女智慧才华、弘扬土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介大美民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感党恩聚人心的文化盛会和视觉盛宴,让人们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土族文化,领略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也感受了民和县44万各族人民的热情与豪迈。
迈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民和县广大土族儿女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满怀信心,坚定不移,同各族人民一道携手奋进,在“六个新青海”“五个新海东”“七个新民和”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两位土族奶奶一个高龄85岁,一个高龄95岁,是当天开幕式现场最年长的观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