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山下漫起“花儿”唱幸福 |
|
|

“高不过蓝天深不过海,好不过社会主义新时代;小康路上共产党带,勤奋的脚步儿迈开……”6月22日端午节,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直沟村,大佛山下的河滩林地里人山人海,商贾云集,感党恩、颂祖国、唱幸福的花儿歌声在山林间回荡。

峡门镇端午节举办民间“花儿”会已经有多年历史了。每年端午节这一天,在风光秀美的大佛山下,总能如期响起悠扬的花儿歌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花儿”好家们结伴而至,感受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聆听高亢悠扬的“花儿”歌声。

今年的峡门花儿会在大佛山下的直沟村河滩林地如期举办。花儿会原定于上午11点左右正式开唱,但慕名而至的游客、“花儿好家”、商贾早在八九点的时候已经陆陆续续向花儿会场方向云集。一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早早赶到的交警疏导着车辆有序通行。会场上人头攒动,早到的商贾已经铺开摊位,餐饮、水果、冷饮、百货、娱乐……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商贾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路边树荫下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奶奶,身边的支架上挂满各色手绣荷包挂件,路过的游客有的驻足细细打量,有的选中喜爱的荷包直接卖走。“上小学的孙子放假了,今天就带着孙子来浪会场,顺便把自己做的端午荷包挂件带来卖”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奶奶叫巴怀兰,是峡门镇石家庄村人,她说,这些荷包挂件都是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巴奶奶告诉记者,她以前并不会这些做荷包的针线活儿,因为上了年纪,孙子长大上学了,自己也闲着没啥事儿干,感觉很无聊,就从三年前开始从快手平台上跟学绣荷包等手艺,现在已经掌握了制作技巧,去年在端午节前后,自己卖卖荷包挂件收入1000余元。上午十一点,舞台的音响里传来“花儿现场会即将开始”的声音,等待的花儿好家们一下子来了精神,不约而同地向舞台周边聚集,有的已经拿出手机打开录像功能等待。

花儿演唱会在一曲《好花儿迎来了春天》的花儿合唱中拉开序幕,随后,花儿歌手们轮番上阵,独唱、对唱、联唱等依次亮相,赢得场下观众的热烈掌声。“花儿”是流行与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歌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河湟地区是“花儿”的发祥地,民和是“花儿的故乡”。峡门镇一年一度端午节花儿演唱会的举办,不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是对“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峡门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花儿演唱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会,更是一次以文化活动为平台的带动物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的盛会。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场“花儿”的海洋里,不约而至的四方游客超过1.5万人,他们中间既有汉族,也有回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大家不分你我,交流交融,和睦相处,犹如盛开在大佛山下的一朵民族团结花。另外,据峡门镇工作人员统计,端午节花儿会当日,四面而来商贾有300多家,累计营销额达30余万元。当前,峡门镇党委、政府正带领全镇各族群众勠力同心,奋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峡门镇党委书记马仲录、镇长牛洁表示,花儿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广大人民群众用歌声表达美好生活和愿望的一种传统民族文化载体,峡门镇举办端午节花儿演唱会,在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就是用花儿歌声感党恩、颂祖国、唱时代、赞幸福,进一步凝聚起感恩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在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上,党群同心、干群齐力,携手共绘美丽峡门的新明天。当天的峡门花儿演唱会秩序井然。在这背后,峡门镇全镇干部和来自民和县公安局峡门、李二堡、松树派出所及县交警大队的45名民辅村警的默默守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