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志臻)近年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积极探索通过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等多种方式,多元化解欠薪纠纷,欠薪治理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民和县不断加强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引导调解组织调处各类劳动纠纷,成立了民和县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开设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绿色通道,接到案件第一时间进行立案前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立案、及时开庭处理,所有案件均在规定的期限内结案,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参与仲裁过程,对办案过程和法律文书制作等进行全程指导。自2014年成立以来,该调解组织积极参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承办县人民法院、劳动监察大队推送以及企业和农民工申请调解的劳动人事案件,2022年以来共承办案件95件,为务工人员解决工资、工伤待遇等373万元。对有争议的案件,民和县劳动监察大队在办案过程中及时向调解机构和仲裁机构推送,调解仲裁机构均能在规定的处理期限内调处。2022年以来,县劳动监察大队向各类调解组织推送案件23件,向仲裁机构推送案件27件,每个案件都能得到有效落实。民和县还在调解中心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官工作室,个别案件调解不成的及时提供法律援助,申请检察院支持起诉,进入仲裁或司法程序;调处成功的案件当场进行司法确认,以便案件后期执行,调解、仲裁案件均能得到有效解决,做到了调解、仲裁、支持起诉、法律援助、诉讼、执行等环节的有效衔接。今年2月,满坪镇司法所承接了一起本镇某工程项目务工16名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后向民和县检察院请求支持起诉,3月24日,在承办检察官、劳动监察大队及满坪镇司法所调解员的共同调处下,16名务工人员工资案件通过非诉方式解决。民和县在川口镇、马场垣乡等用工单位较多,用工人员相对复杂的乡镇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委员会,企业和务工人员较少的乡镇司法所增加了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业务。此外该县的企业调解组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民和县现有企业调解组织10家,县劳动监察大队在接到欠薪等争议案件后,及时推送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2022年以来,青海平兴建设集团、青海华盛建筑有限公司、青海凯翔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调解组织成功调处本企业劳动争议案件23件,起到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