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乡村振兴】海东日报| 峡门镇孙家庄村:“海东鸡”拓宽群众增收路
来源:    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图片

□本报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岩子

“这些鸡苗还有点小,我再喂养几天,待鸡苗长大一点后,再分发给养殖户,这样成活率更高一些……”7月21日下午,记者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孙家庄村村民张忠华的鸡舍内看到,上千只茁壮成长的鸡苗活蹦乱跳,夫妻俩忙着给鸡苗填料加水,想着把鸡苗再养大一点,让养鸡户更易饲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是关键。迈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峡门镇孙家庄村充分用好1.5万元监测户产业到户资金,结合监测户养殖意愿,在前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镇村两级党组织把目光瞄向肉质鲜嫩、鸡蛋品质好的“海东鸡”,积极发展蛋鸡养殖产业,让鸡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孙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永杰告诉记者,孙家庄村有13户监测户,其中5户有发展养鸡产业的意愿,养殖海东鸡,虽然前景看好,但村民养鸡专业技术欠缺,鸡苗孵化的成活率有多高,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幸好村委委员张忠华有着养殖土鸡的成功经验,党支部就让他带头养殖做示范,当好养鸡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员,让“海东鸡”真正成为孙家庄村的产业振兴“鸡”。

思路既定,关键在于抓落实。在村党支部的引领推动下,张忠华从海东市乐都区海东鸡养殖基地购进1500个鸡蛋,村党支部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3500元购买了一套鸡苗孵化器,由具有养殖技术经验的村委委员张忠华孵化鸡苗。目前第一批孵化的250只鸡苗,全部分发到5户养殖户,再过几天将分发第二批鸡苗。

孙永杰告诉记者,这些鸡苗原本可以直接从乐都“海东鸡”养殖机构购进,村上之所以购买孵化器后自行孵化鸡苗,目的就是降低鸡苗成本,让有限的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记者来到监测户张玉秀家,鸡舍里的一只只小鸡精神抖擞,有的休闲散步,有的活蹦乱跳,有的伸直脖子对峙。看见主人送来食料,小家伙们扑腾着翅膀,叽叽喳喳,争抢分享“美食”。“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以前虽然没养过这么多的鸡,但我想着一边学习一边养,把鸡好好养下去,相信会有收获的。”张玉秀满怀信心地说。

养鸡户李双喜表示,这些鸡都半大了,再喂养一段时间就能下蛋,新鲜的鸡蛋不仅能改善家里人的生活,所产的鸡蛋卖出去后又是家里的一笔收入。孙家庄村包村干部、峡门镇武装部长陈广乾表示,据他了解,一只“海东鸡”年产鸡蛋180个左右,同时产蛋期结束后的母鸡还可以卖出去,每只还能收入100多元。

峡门镇镇长牛洁表示,通过对乐都“海东鸡”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海东鸡”如果养到200只以上规模,一年下来就有3万元以上的纯收益。首批“海东鸡”鸡苗的成功孵化,对养鸡带头人张忠华来说更有了当好“养鸡带头人”的劲头,对村党支部书记孙永杰来说更有了做大做强鸡产业的信心。

孙永杰告诉记者,下一步村上打算成立“海东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统一领导,合作社负责供销,农户负责养殖,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更多村民走上养鸡致富路,让“海东鸡”真正变成助力孙家庄村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振兴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