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国家的根脉。省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促进农牧业稳产提质、农牧民稳步增收、农牧区稳定安宁。
今年,民和县投资1.65亿元,实施28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项目,齐力唱响乡村振兴曲。
6月9日,由县级领导、乡镇党政领导、县直党政部门及人民团体主要负责同志、部分省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组成的观摩团,从喇家村撂荒地复耕复种、峡口村乡村振兴示范公路、 总堡乡千亩玉米黄豆套种及“总堡葱”传统产业种植基地、麻地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巴州镇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里长垣养殖示范园一路观摩而来,处处新变化、处处新生机。
在峡口村乡村振兴示范公路施工现场,电焊火花闪烁、工程机械忙碌。马营镇曾以“脏乱差”出名的集镇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在街面经营肉铺的当地村民马成深有感触地说,原来集镇又脏又乱,经过改造变得宽敞亮堂,变化很大,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省党代表李静观摩后也用“翻天覆地”四个字形容马营集镇洗心革面的变化。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在总堡乡千亩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玉米、黄豆出苗良好、长势喜人。据总堡乡党委书记张马龙介绍,1200亩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在确保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可亩均增产黄豆100公斤以上,还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100多个务工岗位,种植优势显著。县委书记毛学鸿、县长马晓瑜对总堡乡推动产业振兴的思路创新、种植模式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总堡乡要全力打造好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并通过蔬菜复种模式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为全县乃至全市全省提供经验借鉴。
走进巴州镇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园区面貌焕然一新,老旧闲置温棚全部改造种植,冷水养殖鱼塘得以改造提升,撂荒地土地长出绿色油菜苗,通道西侧设置的民族团结宣传牌,为产业园增添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县委书记毛学鸿、县长马晓瑜叮嘱巴州镇要用好闲置温棚资源,做大做强做精产业,努力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垂钓采摘、特色种植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基地。
学习省党代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毛学鸿观摩中要求各乡镇、各单位要通过观摩学习,立足自身实际,挖掘自身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和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项目,打造一个适合本乡镇发展的产业,做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