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端午节】民和:“非遗购物”迎端午 |
|
|
5月31日,民和县迎端午“非遗购物节”香包展销活动在三川科技文化中心广场举办,来自民和县青绣工坊绣娘的3000多件作品亮相展销,当日销售收入8000多元。
此次迎端午非遗购物节活动由民和县文化馆主办,锦丝刺绣、达尼坤帮妇乐刺绣、仙秀刺绣、学梅刺绣、银龙文旅等民和五家青绣工坊承办。展销现场,各具特色的青绣作品花色鲜艳,图案新颖,造型美观大方,既是一次青绣产品研发成果的集中展示和推介宣传,也以丰富多彩的“非遗购物”活动为端午节营造了浓郁民俗文化氛围。
近年来,民和县十分重视青绣产业发展工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集中连片、产业化经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导向的产业发展战略原则,积极保护和扶持全县青绣产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非遗传承人26人,其中青绣项目(河湟刺绣)1个,项目传承人4人。全县共有刺绣企业、公司及绣坊等32家,刺绣技艺人数达5000余人,其中刺绣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从业人员每月增收2000元。其中,民和银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海东锦丝刺绣有限公司是民和县具有代表性的青绣企业。企业通过“统分经营”、“企业+非遗+农户”等发展模式,召集当地青绣技艺人,进行统一供应原料、分散生产、集中培训、统一销售。并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生产各种旅游庆祝品及工艺品,全面打造民和县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企业还通过“青绣项目+工坊+传承人”、“高校+企业+农户”等推广模式,将非遗工坊和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企业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为民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据民和县文化馆馆长赵成海介绍,去年县文旅部门积极争取省级青绣扶贫就业工坊项目资金60万元,主要扶持民和县青绣龙头企业青绣产品研发、绣娘技能培训、青绣产品展示展销等。下一步,县文旅部门将进一步加大青绣传承人培训,壮大青绣传承队伍,积极扶持开发体现民和特色、适合市场需求的“青绣+扶贫”产品,拓展展销平台,让青绣走出省门国门。同时积极扶持全县回、藏、土、汉等各族农村能人开连锁作坊、搞加工,带动一批乡村劳动力,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和地方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