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西宁市和海东市循化县发生疫情以来,民和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医护人员、隔离人员、一线防疫人员和困难群体关心关爱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发挥各种力量,组织开展了多形式、多角度、常态化、有温度的“暖心行动”,有效缓解了疫情下的恐慌焦虑情绪,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激励一线人员,赢得了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医护人员关爱有高度。医者仁心,面对此次疫情,民和县广大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义无反顾冲上战“疫”一线。为切实做好医护人员关心爱护工作,民和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大对一线医护人员的保护、关心和爱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会上、防疫现场强调:“要合理安排医护人员调休工作,使他们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第111个国际护士节,相关县级领导到核酸采集现场看望慰问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送去慰问金5.12万元。以最高礼遇欢送平安、乐都、互助、化隆、循化三县两区30名应急流调队员和32名兰州市红古区援民医疗队员。此外,民和县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医务人员大爱情怀和牺牲奉献精神,今年以来,累计通过各类媒体报道先进典型100人次,并在晋职调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认真细致做好医护人员家属思想安抚和人文关怀,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爱护、尊重礼敬医务工作者的浓厚氛围。
隔离人员关心有温度。此次疫情,民和县先后启用隔离点18个,集中隔离人员最多时达800多人,做好隔离点人员关爱工作成为民和县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切实做好隔离人员关爱工作,民和县做到隔离不隔爱,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心理辅导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卫健部门和团县委共同成立了宣传与心理干预专班,从县直医疗机构和社会志愿者中抽调11名人员进驻各集中隔离点,做好医疗服务和心理服务工作。针对高龄长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员开展一对一服务,做好心理疏导。除此之外,考虑到隔离观察人员的生活及心理状况,建立了隔离点微信群,不定时发布温馨提示,舒缓集中隔离人员的紧张情绪,鼓励大家积极配合医疗人员开展测温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为了消除集中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的后顾之忧,民和县在财力紧张的状况下承担了部分集中隔离人员的食宿、医疗物资费用。截至目前,累计承担隔离费用206万元,构筑起了关爱隔离人员的温情防线。
防疫人员关切有力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此次来势汹汹的疫情风险,民和县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等广大基层防疫工作者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展现出舍小家为大家、讲忠诚敢牺牲、乐奉献能付出的崇高品质。截至目前,累计有1000多名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社区。为进一步做好一线防疫人员关爱工作,民和县向全县42个党组织和5个检测卡点下拨党费共计25万元,用于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补助因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出现生活困难的党员和群众等。同时,加大向防疫一线发放防护服、N95口罩、隔离面屏等防护物资的力度,让一线工作人员工作更安心、有信心。
困难群体关注有深度。为全面落实省市党委和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兜底保障功能,有力解决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一方面,安排专人加强对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指导督导和服务工作,做好养老服务机构人员摸排、消毒杀菌、体温测量等工作,及时宣传防护知识,通报疫情形势,全力安抚养老机构老人情绪。截至目前,全县发放高龄补贴754万元,惠及22406人。另一方面,按照“先救助后补办”、“一事一议”等方式,优化简化新申请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事项审核确认程序,加大线上审批申报方式力度,最大限度避免人员接触。截至目前,全县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5114万元,其中特困供养救助金642万元,惠及1191户1290人;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3057万元,惠及7529户1908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847万元,惠及2153户7502人;发放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生活补贴58万元,惠及79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510万元,惠及6974人。同时,进一步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及时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开展救助,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的实际困难,让困难群体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编校: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