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乡村振兴】巴州镇:盘活资源 倾力打造农旅融合产业基地
来源:    时间:2022年05月18日    

图片

今年328, 县委书记毛学鸿在巴州镇巴二村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项目时,针对巴州镇温棚资源闲置问题,明确要求巴州镇党委、政府要充分用好现有温棚、鱼塘资源,优化美化产业基地环境,全力打造集温棚种植、冷水养殖、休闲垂钓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

图片

曾经蒿草丛生的温棚,如今种上了蔬菜苗

相隔四十九天后的517日,当我们采访人员再次走进巴州镇巴二村的设施农业基地时,重新改造后的69栋温棚换上新膜,原本蒿草丛生的大棚种上了辣椒、甘蓝等蔬菜苗,硬化道路两侧整齐栽植的绿化树木已经发出新枝,温棚基地面貌焕然一新。

巴二村设施温棚基地始建于2011年,共有69栋日光节能温室,占地4.7公顷,由于管护不到位,棚膜受损严重,大棚种植效益不佳,以至于好多大棚被闲置撂荒,成为“僵尸”温室。据了解,2021年,69栋温室真正种上植蔬菜的只有20多栋温棚。

图片

休闲垂钓的游客

为充分用好农业闲置资源,盘活“僵尸”温棚,巴州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县委书记毛学鸿在督导调研时提出的工作要求,积极争取800余万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实施了巴二村冷水养殖及温棚改造提升项目,对现有69栋温棚进行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对就近的3处现有鱼塘、撂荒地等进行全面整治改造,着力打造占地总面积16.7公顷的集温棚种植、冷水养殖、休闲垂钓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

517日,在该基地采访中看到,受损的棚膜、卷扬机大棚钢架等全部换新,温室间阳光带乱堆乱放的垃圾已全部清理干净。走进一栋辣椒棚,定值的辣椒苗已有20公分高,四五名务工妇女正在棚内劳作。

图片

图为在新整理的撂荒地内种植观赏型油菜

对于改造一新、重新种上蔬菜的温棚,一名务工人员感慨道,前两年这个温棚没有棚膜,棚内长满杂草,脏乱的不成样子,今年重新改造整治后,换上了新棚膜,棚内杂草清理干净了,现在都种上的蔬菜苗,温棚才有了温棚的样子。

在温棚的最南侧,近2公顷重新整理的撂荒地内,一台牵四轮拖拉机正在哒哒哒地旋耕耙地,六七名务工村民或施基肥、或撒籽种,大家都忙个不停。据现场的巴州镇党委副书记张全文介绍,这些都是今年前段时间刚整理好的撂荒地,种植其他作物已经过了时令,今年就先种上了观赏型油菜。张全文还指着温棚西南角的1公顷覆膜地块说,这些撂荒地整理完成比较早,全部覆膜种植了水果玉米。

图片

图为温棚基地硬化道路两侧种植的绿化树木

那么,这些改造提升后的温棚会有怎样的效益呢?按照巴州镇党委、政府的估算,今年69栋温棚改造种植后,预计棚均有1000元的净收益,第二年棚均预计有2600余元的净收益,从第四年起预计棚均净收益能达到3800元左右。

据张全文介绍,该项目完工运营后,依托69栋温棚和3处鱼塘,巴州镇将积极走种植、采摘、垂钓、休闲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经营模式,能为当地群众提供近100个务工岗位,同时将辐射带动当地住宿、餐饮、旅游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路径,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