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乡镇动态】转导乡:红花村第一书记王孝斌 甘当“绿叶”映“红花”
来源:    时间:2022年05月14日    

选择基层就选择了付出,选择一线就选择了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总有那么一批人,舍小家、顾大家,用初心践使命,用红心照初心,用党员的铮铮誓言在农村大地发光、发热,用情用心“驻”进群众心里,转导乡红花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孝斌就是其中一员。
王孝斌,男,56岁,原民和县税务局副局长,中共党员。2021年7月,他主动请缨到转导乡红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迅速转变角色,全心投入到工作中,进村入户,奔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房前屋后,与百姓围在一起,拉家常、问所需……从一名机关单位的“业务能手”变成了明底数、知村情的农村工作“行家里手”,很快成了乡亲们信得过的“自家人”。

扛牢“第一责任”,建强战斗堡垒

“帮钱帮物,不如帮强一个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堡垒”的战斗力激发出来,就能为派驻村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王孝斌深明这一点。他以强化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核心,督促指导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明确村“两委”班子分工,规范了办事流程。协调帮扶单位为红花村解决电脑、打印机等价值1万元的办公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协助村“两委”建立健全《红花村村规民约》,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显现。为凝聚党员力量,密切党群关系,举办老党员忆入党往事、新发展党员谈建党百年认识体会、慰问困难党员等活动。同时,利用手机微信群、村内大喇叭等广泛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把党的惠农富农强农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使党员群众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只有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个体帮扶工作,才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王孝斌坚定地说道。驻村工作中,他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原则,精准分析原因,因户制定精细措施,开列问题责任清单,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公益性岗位,为大病家庭解决临时救助,组织税务局干部结对认亲,全力防范脱贫人口返贫、农村低收入人口致贫。他把搞好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因地制宜,拟定产业发展规划,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持续巩固好脱贫户种养植业成效,并利用30万元的“一品一村”项目资金,建成200m²的村集体养殖场,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凝聚了红花发展新活力,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抓实“三农”工作,盘活土地资源

“三农”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保障,而撂荒地整治更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第一书记,王孝斌深知土地是老百姓的“根”,他第一时间协调2台挖掘机,动员党员群众用一周时间将全村260余亩撂荒地整治到位。整治过程中,他冲锋在前,鼓励党员带头,联系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流转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既让老百姓拿到一定的流转费,又完成了撂荒地整治任务。他还与村民们一起沿着渠道清理淤泥乱物,修补渠壁,修缮水渠200米,解决了500亩耕地灌溉困难问题,为今年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积极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提升农户对保险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促进农户自觉自愿参加保险。
驻村帮扶,不仅要付出一颗真心,还必须竭尽全力。王孝斌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坚韧,甘愿做一小片绿叶,在红花村这生机盎然、日新月异的乡村振兴的“春天里”,为父老乡亲们遮风挡雨、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