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玉米套种黄豆,在确保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亩均能新增100余公斤的黄豆产量,比单种玉米更划算……”
4月27日上午,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乡80公顷全膜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开始点播,总堡乡党委、政府将此作为最好的田间课堂,组织全乡村干部、有种植意愿的村民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产业种植基地负责人余先邦现场讲解培训玉米套种黄豆的技术要点和增产效益。
图为总堡乡总堡村80公顷全膜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是产业振兴。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和县推进“五大行动”,聚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而首项行动就是乡村产业振兴提升行动。
对于地处川水半浅山地区的总堡乡来说,除了2000公顷耕地,几乎再也没啥明显的优势资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总堡乡最后把眼光落在如何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土地种植效益上。
图为种植基地变身“田间课堂”
在产业选定上,总堡乡党委、政府不跟风、不攀高,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指导精神,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要求,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和乡镇发展实际,着力在推动露天蔬菜、全膜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干杏嫁接等产业上下功夫、谋出路。
而总堡乡在总堡村以千亩规模打造全膜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填补了玉米套种黄豆生产模式的空白,也为民和县乡村产业振兴探出了新路径。
总堡乡党委书记张马龙介绍,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以来,全乡66%的耕地都种植全膜玉米,增产优势十分明显,同时今年中一号文件提出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总堡乡以前种植过玉米蚕豆带状田以及黄豆,还有充足的水肥条件和光热条件,国内其他省也有规模种植的成功先例,认为推广种植的成功概率非常高。
图为总堡村千亩全膜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点播现场
张马龙表示,黄豆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功能,吸附空气中的氮元素转变成能被作物吸收的铵态氮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在土壤中沉积供下茬作物吸收使用,具有节肥增效、活化土壤的功能。通过推广全膜玉米黄豆套种技术,实现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耕地肥力、促进增产增效的作用。
玉米套黄豆的种植模式在总堡乡是首次推广,总堡乡党委、政府提出先合作社示范、后群众自愿推广的导向思路,并向全膜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解决玉米良种1.8吨、有机肥320吨、地膜1600捆,从生产要素上给予大力支持。
那么到底谁来打这个“头阵”?与总堡村有土地流转合作关系的种植大户余先邦,依托自身农学专业的优势和去年的成功试种经验,主动承担起率先示范种植的任务,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流转本村土地的80公顷全部进行全膜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余先邦表示,他的奋斗目标是全膜玉米亩均产量1000公斤、黄豆亩均产量100公斤以上。
据了解,当地全膜玉米亩均产量在750——1000公斤之间,如果套种后玉米不减产,那么100公斤黄豆产量便是新增的产出效益。按每公斤7.5元的市价估算,全膜套田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基础上亩均新增黄豆收益750余元。总堡村村民冉世林表示,今年在总堡村虽然首次推广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但他相信政府的选择,也相信科技的力量,这个项目一定是个稳粮增豆、一季双收的好项目。
全膜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不仅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也为当地村民在家门搭建了务工平台。据种植基地负责人余先邦介绍,80公顷的全膜套田可吸纳总堡村100余村民在基地务工增收。
总堡乡党委书记张马龙表示,目前,总堡乡正在申报估算投资200万元的总堡村玉米黄豆带状复合种植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支持。同时在今年示范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积极倡导全乡适宜地区推广,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以种植新模式助力实现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也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有推广全膜套田意愿的地区提供种植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