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乡村振兴】民和:桃花“扮靓”乡村振兴路
来源:    时间:2022年04月25日    
《西宁府新志》载:“距上川口东四十里,即下川口之川也。北界湟水,南连河州。居民田畔皆植果木,春来万树梨花,水光映带,行人驻马举鞭,指为异景。”走进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昔日描绘的万树梨花已随着产业调整变身万亩桃林,春日天气渐渐回暖,这里迎来了又一年的花季。

今年以来,民和县将发展理念切实融入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格局,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作用,在马场垣乡下川口村现有桃林基础上,实施总投资878万元的特色桃产业升级改造及农家院建设项目,改造桃树品种及补植补造桃树750亩3.15万株,为桃花源景区提档升级注入“资金+技术”双重动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党支部顺势而为、借势而进,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目光投向了家门口的万亩桃林。组织村民补植补栽新品种桃树,预计三年后亩均收益达2万元左右;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坐落其中,村民靠手艺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新鲜草莓种植大棚也借着景区发展的“东风”成了体验采摘乐趣的“网红打卡地”……“瓜果之乡”的金字招牌正在实践中衍生出更多丰富内涵,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集生态观光、休闲采摘、农耕体验为一体的新路子。

如今,生态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多点共赢的旅游农业新模式正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写下新的注解,新生的“桃花经济”已奏响民和县奋进乡村振兴的序曲。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桃花夭夭、隆治乡白武家村梨花似雪、中川乡民主村金丝皇菊成片金黄……植根生态环境发展乡村经济的有益探索,正带动民和县村集体经济以点带面、多点开花,从昔日“硅铁走廊”到今日“桃花长廊”的华丽变身,正浓墨重彩绘就民和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民和县将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立足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优势品牌辐射效应,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特色资源利用有机衔接、有效融合机制,为发展壮大全县村集体经济持续赋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