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种子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22年04月12日    

近年来,民和县高度重视种子问题,将实施“种子工程”作为农民增产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业大县和高原粮仓优势,聚焦资源保护、育种创新、测试评价和良种繁育四大环节,全面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基础强、体系强、科技强,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点对点建立销售点。针对农户购种难、积极性不高、良种覆盖率低等难题,分别在乡镇和县城设立8个种子销售供应点,增加青稞、玉米、蔬菜、胡麻和饲草等品种,确保了种子品种丰富、满足需要。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和送种下乡活动,为群众购买优质放心安全种子提供方便。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供应蔬菜种苗,有效解决了蔬菜苗脆弱多病、分散等问题,蔬菜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有效激发。今年计划供应蔬菜种苗150万株,每株补助0.1元,目前已供应30万株。

手把手建立繁育地。为提高春小麦品种纯度,防止品种退化及混杂,今年种植春小麦三圃田400亩,其中总堡乡哈家村春小麦穗行圃20亩、穗系圃80亩,在隆治乡桥头村和马营镇洒达庄村建立春小麦原种圃300亩。持续加大种子扩繁力度,将3.6万公斤原种供应给18家种植合作社,在中川、马营、峡门、转导4个乡镇建立春小麦扩繁基地1800亩。种子部门与18家种植合作社经营主体建立良种扩繁合作协议,计划以高于市场价0.2元收储良种44万公斤,保障来年小麦生产用种。积极扶持传统品种“总堡葱”,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100万元,建设露天大葱种植基地。在总堡乡哈家村、总堡村建立蔬菜良种繁育基地50亩,在隆治乡李家村建立菠菜良种繁育基地50亩,每亩补助1000元,共计补助10万元,补助采取生物农药、生物菌剂、人工的方式发放,繁育蔬菜种子,蔬菜种质资源有力保障。

优选优培育新品种。持续丰富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和种类,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我县分别收集刀豆、芒拉蒜、亚麻、热果、红霄梨等21个品种,我县的红霄梨、民和老核桃已保存在国家种质资源库。扎实开展农作物种子试验示范工作,大力培育优质新品种,累计引进新品种试验33个,其中麦类9个、玉米12个、油菜12个。建立新品种油菜示范展示基地3000亩,与青海硒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订单的方式,将生产的油菜籽高于市场价格5%进行收购,种植户收入大幅增加。(编校:甘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