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来源:    时间:2022年04月07日    

今年以来,民和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稳就业工作,坚持“城乡统筹、技能为本、市场主导、政策助推”的思路,立足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将稳就业作为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的关键举措,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方位、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等重点帮扶对象稳岗就业、务工增收,做到疫情防控和服务民生“两手抓”“两不误”,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紧盯重点群体提供就业渠道深入各企业、社区、搬迁安置区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活动,积极与县内外企业联系协调,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先后举办“就业援助月”劳务招聘会、“春风行动”暨无锡市对口帮扶劳务招聘会、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民和高校毕业生线上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服务活动6次165家企业为我县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596个,189名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达成了意向性协议,累计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7000余份。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瞄准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大力开展家政服务、农家乐+创业、拉面+创业等工种培训,加强未就业群体技能培训,做到培训内容与群众需求相匹配。针对年龄较大、文化基础较差的劳动力群体,通过短平快的保洁、家政服务、育婴师、老年护理等特定技能培训,帮助实现就近就地就业;针对社会新生劳动力人群,充分考虑文化基础较好的实际,重点开展创业+、SYB、工程机械类等实用性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针对进城务工人群,重点开展餐饮服务、快递员、中式烹饪、中式面点、电焊工等技能培训;针对在企业已就业人员开展“以工代训”。截至目前,累计参加农家乐、中式烹饪、电焊工、育婴员等技能培训1500人。

开发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题。坚持把推进就业再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多措并举开发就业岗位,积极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就业578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216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公益岗位安置593人,向省内外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3.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0.8亿元。

落实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采取发放宣讲就业创业政策、就业服务公众平台发送信息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创业环境,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服务,努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相关情况,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完善台账和数据库。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开具落户介绍信,为落户者提供畅通服务。通过实地走访摸底调查,一季度共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共对31笔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9015.73元。

存在的困难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结构性就业矛盾、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农民工回流就业等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招聘需求下降、就业压力剧增、供需不接轨问题并存。二是我县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就业岗位有待进一步开发,农民工实现就近就地相对较少。

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聚焦扩大就业容量。全力做好就业岗位开发、岗位推送对接等服务,推动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民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激励机制。扩大产业链条,加大岗位征集力度,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二要聚焦提升就业能力。大力推广“订单、定岗、定向”培训模式,依托我县资源优势特点,着重打造农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庆祝品、刺绣等加工服务制作行业及家政、物业等服务行业的劳务品牌。三要聚焦重点群体就业。进一步抓好东西部协作机遇、组织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及公益性岗位四类就业扶贫渠道,有力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创业就业。四要聚焦就业保障服务。加强就业失业形势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就业形势变化,特别是要关注疫情防控期间返乡务工人员情况,加强劳务供需对接,对有创业意愿的给予创业扶持,确有困难的落实就业援助帮扶政策。

意见建议:一是继续深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特别是财政、产业发展等政策要和就业优先政策协同发力。持续加大对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调查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编校:甘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