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和电商按照“服务“三农”、立足当地、注重实效”的原则,以促进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交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目标,引导传统产业与电商产业互动融合,促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加快电商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配备6名工作人员的全省第一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制发《关于加快民和县电商工作意见》,为电商发展强化了组织领导、指明了发展方向。投资2600万元,建成集产品展示、产品包装、品牌培育、仓储物流、冷链配送、文案美工、网络营销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园,并为入园电商企业免费提供办公用房、库房、冷库等场所,免除水电物业等费用,切实为电商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减轻电商企业发展负担,有效助推我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完善物流体系,拓宽流通渠道。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2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25个,形成县有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商服务站、村有电商服务点的三级物流体系。引进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科技有限公司、青海茵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电商企业负责农产品网络销售;积极整合邮政、淘宝、“四通一达”、供销e家等现有物流资源,电商双向流通渠道全面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基本实现当日达。2021年,农村电商累计完成“工业品下乡”945万单,交易额达4.7亿元;“农产品进城”10.9万单,交易额达4954.8万元。
重视品牌培植,加快产品上行。大力挖掘我县农副产品潜力,委托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青海茵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产品电商企业负责我县牛羊肉、中药材、苹果、软梨、灵芝等20余种农副产品包装设计、文案美工、营销推广等工作,不断加快品牌培植建设。同时,鼓励支持企业注册产品商标,已注册“湟东”“西北汇”“金三川”“青藏高原风”“牧草地”“隆治苹果”“河湟犏牛”等12类商标,基本涵盖全县农牧业产品,有力推动了农特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品牌效益有效发挥,市场认可度显著提高。
抓好消费帮扶,促进群众增收。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加无锡市农博会、机关食堂展销会、青洽会、兰洽会、西博会、广交会等国内各种展会,全力推广我县农副产品。积极引导14家电商企业通过832、微店等平台多渠道销售我县农特产品,2021年销售额达4954万元,累计带动1751户7061人增收。协调电商企业与无锡市滨湖区2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签约,通过订单农业、溢价采购等多种形式,采购认定“扶贫农副产品”,2021年东西部电商“消费帮扶”销售额达602万元,带动229户农户增收。同时,积极吸纳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在电商产业园务工,月收入保持在3000-4000元,500余名大中专待业青年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编校:罗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