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民政办
关于印发民和县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经验
 开展乡村建设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116321220150240057/2023-00096 发文字号: 民政办﹝2023﹞84号
发文机关: 主题分类:
成文日期: 2023年07月13日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13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民和工业园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民和县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经验 开展乡村建设提质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7月13日

 

 

 

 

 


 

民和县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经验

开展乡村建设提质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市乡村建设提质行动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县乡村建设提质行动,根据《青海省乡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青政办〔2023〕40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思想,落实省市关于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推广浙江省“千万工程”先进经验,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建设更加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民和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机制;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

、目标任务

以开展“一规划、二整合、三清三改、四示范”为工作重点,以提升农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因地制宜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质量水平。努力实现各行业涉农建设项目资金效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整洁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

四、组织领导

为有效推进乡村建设提质行动,决定成立民和县乡村建设提质行动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成员如下:

: 焦兴龙  县政府副县长

副指挥长:李业基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马毓杰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 李玉才  乡村振兴局局长

张连生 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马学贵 财政局局长

张马龙  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局长

李吉庆  自然资源局局长

余成邦  交通运输局长

付彦龙  水利局局长

朵忠福  文体旅游局局长

李生科  教育局局长

范承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马文娟  民政局局长

石成鹏  卫生健康局局长

王福昌  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赵贤明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辛有平  生态环境局局长

陈海寿 供销联社理事会主任

赵永亮 农商银行民和支行行长

  供电公司经理

王顺有 邮政公司经理

陈道伟 县电信公司经理

  县联通公司经理

祝显军 县移动公司经理

各乡镇乡镇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李业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县指挥部,工作职责:申报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督导各乡镇开展乡村建设提质行动;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综合督查或专项督查,及时通报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协同配合工作。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顾问专家组,主要职责:为全县乡村建设提供总体技术指导和咨询,按照县指挥部统一安排对全县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建议,为全县乡村建设工作推进落实提供智力支撑等。

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职责:按照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加强工作调度,及时督导各乡镇和成员单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落实县指挥部会议部署和议定事项,统筹整合各行业部门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督促各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实施好乡村建设项目等。

工作重点

(一)加快规划编制。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因地制宜加快组织编制和完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形成“一图一书一表”规划成果。充分运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管控要求,统筹安排村域国土空间,优化各类空间要素和设施布局,全力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确保2年内完成全县有需求行政村规划编制任务。(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

(二)健全体系建设。根据《青海省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青海省乡村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导则》《青海省村容村貌提升导则》,规范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实施、监管等工作制度和内容,明确村庄风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科学指导乡村建设工作。各乡镇要按照村庄规划,针对不同村庄类型,充分运用乡村建设评估成果,依据村庄建设方案,明确近期、远期目标和项目建设时序,为分类推进乡村建设奠定基础。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

强化项目整合。以乡村建设新形势、新阶段下的目标任务为主线,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切实加强乡村建投资金和资源整合。强化资金整合,围绕24个美丽乡村和1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按照“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统筹整合”要求,落实工作职责,做好衔接整合,全面梳理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试点村、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各类项目,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尽量集中安排、统筹使用,切实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资源整合,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模式,强化建设项目整合,汇总各部门乡村建设项目任务规模,打破行业边界,统筹整合各类项目,生成县级乡村建设项目池。要以村庄为单位,做好住建、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水利、文体旅游、林草、通信、电力等各行业部门的项目资源整合。(责任单位:县乡村建设提质行动指挥部,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四)开展“三清三改”整治行动

1.清垃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使全重点区域基本消除垃圾乱扔乱倒乱堆现象,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健全,填埋设施建设运行水平持续增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成果得到有效巩固,露天焚烧情况全面杜绝,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农村基本实现干净、整治、有序的环境治理目标。(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县生态环境局

2.清污水。因地制宜选用分户处理、村社处理和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等多种形式收集处理污水模式,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处理达标后实现就近灌溉回用。以辖区内河流、渠道、排水沟为重点,采取逐一排查、截污探源、清淤疏浚等方法,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和岸边杂物,预防黑臭水体产生。同时,引导农民群众不向河流、渠道内倾倒污水,实现农村水域无垃圾漂浮物、无污染,沟渠行水畅通、干净整洁目标。(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县水利局、县生态环境局)

3.清杂物。针对农村户内户外、房前屋后杂物、杂草等乱堆乱放、无人清理等问题,重点治理柴草乱垛、棚舍乱搭、粪土乱堆、电线乱拉、砂料乱堆、村道乱占等现象,引导农民群众规范有序放置各类农机具和生产生活用品,自觉清理各类杂物,提升环保意识。(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县生态环境局)

4.改水。加快农供水工程提档升级,全面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强化农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运行管理,按照饮水安全评价标准,规范供水工程水质净化消毒,确保农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压实饮水安全责任,健全农村供水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防止出现整村连片停水断水和水质安全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利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水务集团

5.改厕。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充分考虑各村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特点和农民群众生活习惯的厕所类型,选择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的改厕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加快推进问题厕所整改,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建立健全日常巡查、设备维修和粪污清掏等管护体系,形成规范化使用管护制度,确保农厕所卫生整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乡村振兴局)

6.改危房。持续做好农危房动态摸排,加大闲置危房、残垣断壁拆除力度,探索复耕机制。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住房建设、管理全过程,实施危房改造的农户应充分参与改造方案选择、筹措资金、投工投劳、施工过程质量监督与竣工验收全过程,持续改善农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群众参与度和幸福感。(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做好“示范引领”带头作用。“规划建设、村庄治理、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四个方面争创乡村建设示范典型,以沿湟水河、黄河等重要河流,川大高速、民小公路等重要公路,七里花海、禹王峡等旅游景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各乡镇打造2—3个示范样板村,通过示范引领,积极组织乡村干部交流学习,总结形成一套典型经验,组织各村参与村庄环境互看互比活动,在对比中抓不足、学经验、强落实,示范带动全乡村建设出亮点、出实效;统筹抓好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做好重点项目统筹推进,优化建设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在充分借鉴已建成美丽乡村好经验、好做法基础上,为充实和拓展乡村建设内容、方法探索形成好的经验做法,带动全乡村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发展。(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乡村振兴局、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

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县级主体、乡镇村落实”的原则,村建设提质行动指挥部具体负责协调、督导、推动。各乡镇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成立乡村建设提质行动领导小组,履行好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承担领导责任,亲自组织参与目标制定、方案制定和协调推进工作,指导村“两委”做好具体工作落实。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牵头组织和协同配合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开展专家指导。成立乡村建设顾问专家组,研究谋划乡村高质量建设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方法,深入基层一线实地开展乡村建设工作调研,提供乡村建设总体技术指导和咨询按照乡村建设提质行动指挥部统一安排对全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建议,对政府确定的示范项目进行必要的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引导更多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资源向乡村集聚,为全乡村建设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加强督导调度。乡村建设提质行动指挥部将依托青海省乡村建设管理系统”,以“挂图作战”方式对乡镇乡村建设情况实行指挥调度,建立“半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工作机制,开展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多种形式的督导,适时曝光在乡村建设中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要加强项目统筹,合理安排建设项目,区分层次明确建设重点,协调推进建设任务将乡村建设提质行动纳入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对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乡镇和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资金、项目支持;对建设任务未完成、资金使用整合率低、工作进展缓慢、发生安全事故和产生重大负面舆情等问题的乡镇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四)加强宣传报道。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乡村建设提质行动指挥部关于全乡村建设提质行动的各项要求,定期总结宣传乡村建设提质行动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深入开展宣传报道,大力宣扬乡村建设提质行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积极展现我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推进全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落实工作保障。各乡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将乡村建设提质行动与建立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统筹考虑, 做好工作方案制定,细化推进措施、分步有序开展工作,组建工作小组、量化工作任务,形成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落实必要的经费和人员保障措施,对照方案要求, 集中开展问题整治,加强问题整改,确保工作实效。

(六)转变工作作风。各乡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动乡村建设提质行动对全县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乡村建设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民生任务,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把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大兴调研之风,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新官不理旧账”思想,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良好的作风确保乡村建设高质量推进。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713日印发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