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民政办
关于印发民和县现代农业提质实施方案的通 知
索引号: 116321220150240057/2023-00011 发文字号: 民政办﹝2023﹞12号
发文机关: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农业、林业、水利;国防;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体育;劳动、人事、监察;公安、安全、司法
成文日期: 2023年02月22日 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22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民和县现代农业提质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222

 

 

 

 

 

 


民和县现代农业提质实施方案

 

根据《海东市现代农业提质实施方案》,为深入落实省现代农业提质行动要求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结合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推动省市县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以建设基地、培育产业、拓展市场为发展方向,以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基地建设为载体、规模效益为重点,以促进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竞争力提升、农民增收为目标,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实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提升,推动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8万亩以上,油料作物达到8万亩以上。牛、羊、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3.55万头、25.46万只、5.61万头、4.83万只。一季度一产增长4.5%左右,确保全年经济工作起好步、开好头

、重点任务

(一)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1.抓农资保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切实做好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2月下旬,启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供销联社乡镇人民政府

2.抓备耕春播。持续抓好耕地“非粮化”整治,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确保全面完成粮油作物种植任务;粮食作物、油菜播种、蔬菜面积分别稳定在48万亩、8万亩、4万亩以上,确保5月中旬前全面完成春播生产。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督管理供销联社乡镇人民政府

3.抓蔬菜生产。持续巩固提升1万亩露地蔬菜生产基地,改造旧棚500栋以上。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财政局、乡村振兴局,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4.抓农田建设。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水局、林业和草原局,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5.抓生态养殖。继续巩固提升1.54万头藏羊“西繁东育”基地建设成果,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一季度牛、羊、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3.41万头、25.9万只、5.6万头、4.9万只加快推进牛羊屠宰加工厂、冷链仓储和配送中转基地建设;完成里长垣养殖企业入驻并投产运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599.42万元积极争取国家粮改饲补贴项目,抓好饲草种植。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6.抓顶层设计。召开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23年的创建工作任务抓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重点培育马铃薯、油菜、玉米、藏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绿色化、产业化经营。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抓示范基地。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11.5万亩,集中连片示范全膜覆盖栽培技术30万亩,创建百亩示范田15个、千亩示范田10个、万亩示范田2个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监管项目,开展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供销联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8.抓绿色防控。积极做好整县推进项目申报工作;全面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田残膜回收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0%、90%、83%以上。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9.抓品牌推介。提高“黄河彩篮”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全力打造“河湟彩园”区域公用品牌。组织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省外产销对接活动。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三)大力推进种业工程

10.抓种子保供。做好农作物种子储备和生产经营备案登记工作,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力度,确保春播生产用种数量和质量。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供销联社

11.抓基地建设。建立马铃薯良种制繁基地2000,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1500亩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2.抓重点项目。继续抓好中川乡美二村、峡口村高原陆基冷水鱼养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种子仓储设施、总堡乡蔬菜鲜叶初加工李二堡镇高原羊肚菌等项目,力争年内完成建设任务扶持实施家畜改良配种点项目,增加良种供给。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财政局、乡村振兴局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四)大力推进乡村产业

13.抓组织建设。扎实扶持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培育4个省级示范社和示范性家庭农牧场,创建1个“一村一品”示范基地,认定1个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抓冷链物流。继续加强产地保鲜库、冷链物流、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建设。

牵头单位:商务局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财政局、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乡村振兴局,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五)大力推进质量监管

15.抓质量检测。以日常检测和重大节假日检测相结合,强化生鲜乳等农畜产品质量抽检和例行测工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测合格率达98%以上。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

16.抓准出制度。按照“谁生产、谁用药、谁承诺、谁开具”的方式,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实现食用农产品合格上市、带证销售,开具主体覆盖率达80%以上。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供销联社

17.抓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农兽药使用管理,严查种植、养殖屠宰环节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抓好隐患排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安全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安全意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供销联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18.抓执法检查。紧盯生产、销售、使用等重点环节,采取专项治理行动与日常执法检查相结合,加大农畜产品包装和标识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绿剑护农”“动物防疫·蓝剑清源”、农产品质量安全“利剑”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推进监管、检测、执法“三同步”,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供销联社

(六)大力推进智慧农业

19.抓溯源追溯。继续完善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平台+县乡推广机构+基地+农户”科技推广体系,完成相关数据采集目标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抓科技服务。完善科技人员联点包乡包村科技服务机制,开展下基层服务“三农”活动强化农民培训,培训高素质农民500人,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养殖能手。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1.抓试点工作。着力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开展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机规范化管理试点,实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提升农机装备应用水平。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乡镇人民政府

(八)大力推进乡村建设

22.抓基础建设。持续开展乡村振兴试点,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试点10实施6350户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开展美丽宜居村庄、清洁示范村庄、绿化美化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

牵头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乡镇人民政府

23.抓厕所整改。一季度,组织召开全厕所革命工作推进会,并指导各乡镇制定农村问题厕所整改实施方案,抓好2155座问题厕所整改工作。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乡镇人民政府

24.抓污染治理。提高农村污水治理率,在中川4个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建立农生活垃圾“户收集、村收存、乡转运和县乡处理”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牵头单位: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单位:乡镇人民政府

25.抓清洁行动。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点面结合、全域推动,组织开展以“三清改治”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乡村振兴局

责任单位:乡镇人民政府

(九)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26.抓项目储备。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农牧业产业发展项目,加强与省市部门沟通衔接,争取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确保2023年投资比上年有新的增长。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7.抓项目复工。督促2022年度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建设项目全面开工。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8.抓项目监管。严格项目审查,加快项目批复,加强项目监管,加大项目资金支出,确保上半年支出率完成60%。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29.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立足村集体“三资”,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合理利用农村资源,逐步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和科技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部门协调配合。乡镇、相关部门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全面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在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中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集中要素和资源,精准发力,着力加强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支持与服务,形成推动全特色农业提质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完善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在深入落实中央省市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落实各类扶持补助资金,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帮扶农户的惠农政策;进一步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保障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逐步提高,增强对主导产业、特色产品、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支持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各类资本参与特色现代农业的投资和经营。

(三)强化工作落实。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工作落实,把产业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强化项目带动,力促项目梯次推进、滚动发展。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分阶段选择发展重点,高效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振兴发展各相关责任单位要以全县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工作机制,提升项目建设运作水平加快产业发展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切实做好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收行动的相关工作。

(四)落实调度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半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督查、半年一总结”工作机制,打造数字化指挥平台,实现常态化调度、一体化推进。

(五)强化基层服务。组织涉农部门“三支队伍”“下基层、强服务、解民忧”,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以讲政策,稳增长、稳就业,促服务、促生产、促振兴“一讲两稳三促”为主题,从2月中旬开始,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市县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

 

附件:1.民和县现代农业提质行动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2.民和县现代农业提质行动重点任务项目计划表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222日印发 


附件1

民和县现代农业提质行动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序号

重点任务

任务内容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1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一是抓农资保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切实做好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2月下旬,启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

农业农村和科技

财政局

供销联社

市场监督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

5月中旬

二是抓备耕春播。持续抓好耕地“非粮化”整治,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确保全面完成粮油作物种植任务;粮食作物、油菜播种、蔬菜面积分别稳定在48万亩、8万亩、4万亩以上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发展改革

财政局

自然资源局

供销联社

市场监督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

5月中旬

三是抓蔬菜生产。持续巩固提升1万亩露地蔬菜生产基地,改造旧棚500栋以上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财政局

乡村振兴局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四是抓农田建设。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发展改革

财政局

自然资源局

县水利局

县林业和草原局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1月底

五是抓生态养殖。继续巩固提升1.54万头藏羊“西繁东育”基地建设成果,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全一季度牛、羊、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3.41万头、25.9万只、5.6万头、4.9万只。加快推进牛羊屠宰加工厂、冷链仓储和配送中转基地建设,完成里长垣养殖企业入驻并投产运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599.42万元。积极争取国家粮改饲补贴项目,抓好饲草种植。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发展改革

财政局

自然资源局

县水利局

乡村振兴局

县林业和草原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2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一是抓顶层设计。召开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23年的创建工作任务。抓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工作,重点培育马铃薯、油菜、玉米、藏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绿色化、产业化经营。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商务局

市场监督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

6月底

二是抓示范基地。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11.5万亩,集中连片示范全膜覆盖栽培技术30万亩,创建百亩示范田15个、千亩示范田10个、万亩示范田2个。实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监管项目,开展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市场监督管理

供销联社

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三是抓绿色防控。积极做好整县推进项目申报工作。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田残膜回收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0%、90%、83%以上。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生态环境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四是抓品牌推介。提高“黄河彩篮”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全力打造“河湟彩园”区域公用品牌。组织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省外产销对接活动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商务局

市场监督管理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3

大力推进种业工程

一是抓种子保供。做好农作物种子储备和生产经营备案登记工作,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力度,确保春播生产用种数量和质量。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市场监督管理

县供销联社

5月底

二是抓基地建设。建立马铃薯良种制繁基地2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1500亩。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三是抓重点项目。继续抓好中川乡美二村、峡口村高原陆基冷水鱼养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种子仓储设施、总堡乡蔬菜鲜叶初加工、李二堡镇高原羊肚菌等项目,力争年内完成建设任务;扶持实施家畜改良配种点项目,增加良种供给。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县发展和改革局

县财政局

县乡村振兴局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4

大力推进乡村产业

是抓组织建设。扶持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培育4个省级示范社和示范性家庭农牧场,创建1个“一村一品”示范基地,认定1个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市场监督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是抓冷链物流。继续加强产地保鲜库、冷链物流、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建设。

县商务局

发展改革

财政局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市场监督管理

乡村振兴局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5

大力推进质量监管

一是抓质量检测。以日常检测和重大节假日检测相结合,强化生鲜乳等农畜产品质量抽检和例行测工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测合格率达98%以上。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市场监督管理

常态化开展

二是抓准出制度。按照“谁生产、谁用药、谁承诺、谁开具”的方式,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实现食用农产品合格上市、带证销售。开具主体覆盖率达80%以上。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市场监督管理

供销联社

12月底

三是抓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农兽药使用管理,严查种植、养殖屠宰环节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抓好隐患排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安全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的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安全意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市场监督管理

供销联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常态化开展

四是抓执法检查。紧盯生产、销售、使用等重点环节,采取专项治理行动与日常执法检查相结合,加大农畜产品包装和标识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绿剑护农”、“动物防疫·蓝剑清源”、农产品质量安全“利剑”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推进监管、检测、执法“三同步”,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安局

供销联社

常态化开展

6

大力推进智慧农业

一是抓溯源追溯。继续完善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平台+县乡推广机构+基地+农户”科技推广体系,完成相关数据采集目标工作任务。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7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一是抓科技服务。完善科技人员联点包乡包村科技服务机制,开展下基层服务“三农”活动。强化农牧民培训,培训高素质农牧民500人,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养殖能手。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常态化开展

二是抓试点工作。着力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开展装备式圈舍成套设备购置补贴试点和农机规范化管理试点,实施农机自动化驾驶千亩示范和百台马铃薯生产机械推广,提升农机装备应用水平。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8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

一是抓基础建设。持续开展乡村振兴试点,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试点10个。实施635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开展美丽宜居村庄、清洁示范村庄、绿化美化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

乡村振兴局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二是抓厕所整改。一季度,组织召开全厕所革命工作推进会,并指导各乡镇制定农村问题厕所整改实施方案,抓好2155座问题厕所整改工作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乡村振兴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三是抓污染治理。提高农村污水治理率,在中川4个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生态环境局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

各乡镇人民政府

常态化开展

四是抓清洁行动。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点面结合、全域推动,组织开展以“三清改治”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乡村振兴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9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抓项目储备。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农牧业产业发展项目,加强与省厅沟通衔接,争取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确保2023年投资比上年有新的增长。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发展改革

财政局

乡村振兴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4月底

二是抓项目复工。督促2022年度重点项目复工复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建设项目全面开工。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发展改革

财政局

乡村振兴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3月底

三是抓项目监管。严格项目审查,加快项目批复,加强项目监管,加大项目资金支出,确保上半年支出率完成60%。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发展改革

财政局

乡村振兴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常态化开展

10

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立足村集体“三资”,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合理利用农村资源,逐步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自然资源局

乡村振兴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12月底


附件2

民和县现代农业提质行动重点任务项目计划表

2022年复工重点项目

已下达资金量(万元)

任务分类

备注

1.设施农业生产旧棚改造项目

600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3月份全面开复工,6月底完成相关项目建设任务。

2.民和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3000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

3.高标准农田建设

4514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4.动物防疫体系基层兽医站建设项目

1380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2023年已下达资金项目

已下达资金量(万元)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5200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3月底前完善方案,4月组织实施,年底完成相关项目建设任务。

2.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

300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3.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

599.42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4.耕地轮作休耕

105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5.高标准农田建设

555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6.全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

1338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7.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

2254.4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8.大学生服务农村合作组织扩大试点

120.96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3年1-6月预切块下达资金

预切块下达资金量(万元)

 

 

1.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200

大力推进乡村产业

加强对接省市农业农村部门,提前制定实施方案。

2.农作物种子工程

100

大力推进种业工程

3.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

50

大力推进种业工程

4.品牌强农及推介

20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5.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30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6.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100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7.蔬菜种植大县奖励

1000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2023年拟争取的项目资金

拟争取的项目资金量(万元)

 

 

1.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100

大力推进乡村产业

3-4月加强与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对接,积极争取,确保落实,5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

2.深松整地

84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3.粮改饲

720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4.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1200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5.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

20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6.高素质农牧民培训

160.5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710

大力推进乡村产业

8.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1515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

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3000

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10.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

1428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

合计

30404.28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