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海东新闻
海东新增3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来源:    时间:2023年03月14日    

海东日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毛代芹)近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拟命名的青海省文化产业园区名单,全省5家园区中,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故土园景区、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3家园区上榜,标志着海东市文化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是全省第三个、海东市第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6.81平方公里,景区包括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和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集中展示土族民俗文化、青稞酒文化。近年来,故土园持续增强景区产业综合能力,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有序发展。2022年,景区接待游客39.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亿元。

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组建成立于202011月,公司现有青绣展示展览销售中心、注册结算中心、大数据中心、服务中心、运营中心、培训中心、设计研发中心、标准化生产车间、传承人工作间、原材料配送中心和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等,打造集体验、展示、培训、产销运营于一体的青绣产业“一站式”服务基地,成为全市带动就业和乡村振兴的品牌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引入140家企业(工坊)入驻基地,吸纳50名工坊带头人、1500名长期性和15万季节性绣娘就业。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于2017年建成投运,项目以平安富硒科技产业为核心,以祈福文化、驿站文化为灵魂,以大众创业、三产融合、特色农产品加工为特色,以文旅康养产业为支撑,以深度挖掘本土历史、民俗、建筑、饮食、工艺、艺术、传统演艺等民俗文化为重点,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景区。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今年,我市将继续围绕文旅产业发展要素,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加大文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文旅消费项目,全面提升基础服务质量。深入挖掘河湟文化资源,以民族歌舞为重点,打造歌舞、演艺类节目,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和游客参与度,集聚人气,拉动文旅消费。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文化资源进行集中整合,统一设计,统一包装,制定落实全市文化产业宣传计划,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借助节会赛事集中推介,全力打造河湟文化艺术节、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等品牌文化体育活动,持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