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和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十四五”开好局,紧抓“六稳”“六保”工作不放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落实,春耕备播生产全面完成,调运储备各类良种189.34万公斤,完成播种面积66.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3.2万亩。奶牛养殖、牛羊肉加工、牦牛养殖、饲草加工、肉驴养殖等特色产业全面发展。畜禽出栏达27.54万头(只),其中生猪3.89万头、牛1.12万头、羊10.18万只、家禽12.3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0.61万吨、0.004万吨和0.52万吨。完成蔬菜种植3.6万亩、果品种植7.81万亩,蔬菜产量达1.86万吨。里长垣、吉家堡垣养殖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引企入园工作积极推进,北山养殖产业园加快建设。2.8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推进。
工业运行势头良好。电解铝、铁合金等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传统产业持续巩固提升。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4.03亿元,增长37.88%。实施各类工业项目12项,其中续建10项、新建2项。年产2万吨电工级氧化镁和2万吨镁碳砖、矿热炉环保节能技术改造等续建项目加快推进,西部水电420KA电解槽双阴极钢棒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高压排烟风机变频节能技改项目建成投用。
第三产业持续向好。全县18家限上商贸企业全部正常生产经营,“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常态化开展,上行下行单量增长100%以上。招商引资工作扎实开展,引进高标准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高标准现代化牛羊肉检疫屠宰及水产品加工等项目,完成省外到位资金4.19亿元。第21届“青洽会”项目履约率达67%、开工率33%。信息、旅游、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发展,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七里花海、南垣牡丹、桃花源等旅游景点持续发力,禹王峡景区巩固提升,三川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加快建设,西沟凉坪旅游接待中心建成投用,各景区旅游体验项目不断丰富,游客驻留时间持续延长。
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聚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8.67亿元的目标任务,高站位、高起点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全年储备项目134项,总投资160.06元,计划完成投资55.1亿元。制定印发《县级领导包联重大项目工作方案》,实行领导包联责任制。在全市率先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城西高中、庆城·河湟家园、新华书店等47个续建项目复工建设,完成投资7.1亿元;公交枢纽站、官亭喇家乡村振兴示范村、红卫小学等18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8亿元。调整充实招投标领导小组,制定议事制度,招投标程序更加规范。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大多项目集中在传统产业和价值链中低端产业,新兴产业项目数量较少、体量较小,支撑性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不多,引领投资持续增长“引擎”作用不强。2021年储备项目来看,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共20个,形成有效投资只有4个,其余都是房地产投资,重大项目储备明显不足。二是民间投资活跃度不够,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将投资方向调整到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做实、做大项目的较少。三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与基础水平、服务保障能力还不相适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限上企业经营不稳定,网购现状影响了全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四是我县农产品种类较多,但品牌较少、规模不大、认证不全,网销产品影响力不够,同样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上物流成本过高,农产品上行难度大。五是传统产业比重大、链条短、附加值低,铝产业链条短,无铝精深加工项目。以高原水果、牛羊肉、蜂蜜、中药材加工等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业规模小且发展缓慢,规上工业中没有装备制造和数据信息产业,受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影响大。六是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大,用工单位“招工难”和求职人员“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职业技能培训与社会市场需求尚有差距,技能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对接不够。
意见建议:一是建立重大项目谋划储备长效制度,明确项目储备范围、重点领域、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推进机制等,引导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筛选储备工作。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优化高效服务,加快项目手续办理进度,不断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局面。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力求实现招商的更大突破。瞄准扶持培育的重点产业,围绕延长产业链、补齐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传统产业创新,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集团化、差异化发展。三是利用网络促销新业态,通过上下促动、城乡互动、行业联动等形式,大力开展促消费活动,搭建行之有效的供需对接平台,活跃消费市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四是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金属冶炼加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通过整合净化小作坊、品牌创建等方式推动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向智能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五是继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利用外资规模,注重提升招引产业外资项目的体量、质量,推动代理出口的小微企业加快实现自营出口,助力已实现自营商品出口的企业打响主品牌,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六是深化就业服务,建立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进一步加强跨地区劳务协作,促进东西部劳务合作和供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