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土绣”发源和流传于青海省民和县南部土族聚居地区——风景如画的三川。这一地区的土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瓜果飘香的“青海小江南”。
“三川土绣”是土族优秀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族姑娘出嫁前必须学会的技艺。“三川土绣”艺术伴随民和三川土族这个民族的发展成长,代代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土族刺绣主要用于服饰、日常用品及装饰品,还用于土族婚礼仪式中女方赠送男方的礼物,表现了土族人对美丽和艺术的追求,达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土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族姑娘七八岁开始学刺绣,出嫁前准备嫁妆,刺绣是土族姑娘本领的体现。现在的土族婚礼中,女方将多年准备的刺绣品作为一种珍贵的礼品,通过一种隆镇的方式送给男方,作为婚姻的见证和爱情的象征。
“三川土绣”的主要绣法有土族盘绣以及平绣、剁绣、拉绣、铺绣等。其中,土族平绣以彩色明艳、用料考究、做法独特、做工精细而闻名。平绣绣品的图案和题材多以飞禽走兽、花草鱼虫、山水风光、人物故事、生活场景等为内容,讲究事物的对称性。“三川土绣”的基本特征是针工细腻均匀,花形简洁大方,颜色搭配和谐。土族平绣富有深刻的内涵,以象征和托物寄为主要表达手法,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