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海东地委委员、民和县委书记赵雄在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曹良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包钧泰,县政协副主席白秉云等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到松树乡、巴州镇、总堡乡调研设施果品基地建设和抗旱工作。
在松树乡松树村、内湾村,赵雄一行实地查看了大果樱桃种植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和当地老百姓进行交谈,详细了解大果樱桃种植现状和存在的困难,询问家庭生产生活状况。
调研中,赵雄说,发展果品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就目前来看,全县果品规模迅速扩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发展成效十分显著。
赵雄要求,要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果品产业,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普及推广标准化生产各项实用技术,不断提高果品基地标准化管理水平;要切实加强管护工作,对现有的果品苗木要在成活率上下功夫;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着力在提升果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上下功夫,使果品基地成为农民的“钱匣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巴州镇祁家垣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基地,赵雄一行深入田间,俯身查看土壤墒情,并在现场就已经覆膜和没有覆膜的两种土壤分别对湿度进行测试对比,看到已经覆膜的土地墒情很好时,赵雄非常高兴。
赵雄说,民和县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县,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全县农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抗旱水平、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是民和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近年来,民和县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实现了被动抗旱、应急抗旱向主动避灾、高效用水的重大转变,突破了旱作农业发展的瓶颈。短短的几年时间,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和效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从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了三十多万亩,有效改变了民和县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和“靠天吃饭”的局面,创出了一条干旱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民和模式。
赵雄要求,全县上下要高度重视,坚定发展果品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要抓住果品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重点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关键是抓好种植、流通加工和品牌打造;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果农学习新技术、好做法,让老百姓尝到果品种植的甜头,调动老百姓种植果品的积极性;要树立果品品牌意识,打造民和果品新形象;要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集中连片推进;要继续加大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在延伸链条上做文章,依托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产生的丰富的玉米秸秆发展养殖业,实现农畜联动,循环发展,不断丰富“民和模式”内涵;要引导和教育下乡干部向农民学习,了解群众疾苦,切实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传下去,把基层的情况摸清楚,实实在在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随后,赵雄一行到总堡乡万亩优质设施果品基地查看基地建设和园区运营情况。(作者:杨元庆范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