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之窗 > 领导活动
在民和县第二轮县志编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时间:2012年03月23日    

 

在民和县第二轮县志编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3月22日

县政府副县长 孟峰
 
同志们:
今天,县政府召开第二轮县志编修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通报前一阶段县志编修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民和县志》编修工作。刚才,县志办任主任通报了县志编修进展情况,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各成员单位和编委会成员就做好县志编修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县志办认真归纳,研究采用;会上还就县志篇目主修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第二轮《民和县志》编修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县志编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地理、沿革、风俗、物产、人物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基本情况的历史资料,被称为地方的“百科全书”。编纂编修志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地自然和人文社会发展的状况,旨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见证历史,把握未来。古人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修志是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代代相续,永不断章。编修地方志,既是对民族传统的弘扬和继承,也是加快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修志是为了更好的用志,实践证明,志书承载的资源已在领导决策、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减灾防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促进民和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国务院第467号令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对地方志工作的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等做了全面的规定。《条例》的颁布实施,既把各级、各部门所应承担的地方志书和年鉴编纂任务进一步予以明确,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
从第一轮《民和县志》修志下限到2005年底的20年间,我县紧紧抓住加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20年,是我们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加快发展的20年,是我县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20年,是积聚后劲、奠定基础的20年,这20年,既有奋斗之艰辛,又有成功之喜悦,既有曲折的历程,又有辉煌的成就。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20年中,我们不懈探索的历程,取得的辉煌业绩,值得后人去研究、去总结。我们既是这一历史业绩的创造者,又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一发展历程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有责任、有义务为后人提供翔实准确、完整系统的史学资料。因此,希望各部门和编委会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编修志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同心协力,紧密配合,认真负责,确保新一轮县志编修工作顺利完成。
二、树立精品意识,切实提高县志编修质量
盛世修志,志载辉煌。志书存史资治,流传千古,要发挥好“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质量是其生命,也是其价值所在。我们在第二轮县志编修工作中,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精品意识,把创精品、出名志贯穿于修志的全过程,确保所修志书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一是要做到观点正确。历史观点正确,我们的志书才能正确反映历史,才能为后人留下一部有价值的志书,才能让后人通过志书的记述,了解到我们今天为之奋斗的事业的艰难和伟大。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遵循依法修志,质量第一,存真求实,为党和人民立言的基本修志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突出时代特点,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找准正确的记述主题。1986年至200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从开始到逐步深入的历史进程,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直至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历史时期,也是我县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历史时期,更是跨世纪的时期。改革开放就是续编《民和县志》(1986—2005)必须坚持的主线。要认真回顾总结民和近20年的历史巨变,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为建设民和的光辉实践树立丰碑,为建设兰西经济区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提供历史借鉴。希望各位编修同志严格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态度,切实记述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浓墨重彩地写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写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逐步健全的历程,写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展开。
二是要做到资料翔实。资料翔实,就是资料的来源要广,要准确无误。作为志书,不能有闻必录,不加选择。要仔细斟酌,明辨真伪。资料收集不能道听途说,要真实可靠;信息采用不能马马虎虎,要有凭有据;数据使用不能前后矛盾,要准确无误。要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去统筹资料,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使修志所选用的资料经得起推敲,深刻反映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演变轨迹。我们的志书不仅要观点正确、资料真实、体例完备、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而且要具有时代特点、地方特点,把精品意识贯穿到修志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做到志书就是一部学术著作、一部精品。只有这样,我们的县志才有价值,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为确保编修新志书的质量,要严格执行审查验收制度,严格把好政治关和重大史实关,不合格的志稿要驳回重修。
三是要做到特色鲜明。特色是修好志书的灵魂。民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环境,2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体现着浓郁的区域特色。二轮志书应该秉承首轮志书的清晰脉络和完备体例,更要结合我县20年的历史进程突出重点,写出特色,使新志书较之其他县卓而不同,20年的辉煌历程实录较之其他时代更具资政作用。要找准我县的历史定位、时代定位、经济定位、文化定位、产业定位,从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地域文化、特色经济、名优特产等方面突出民和地方特色。对全县产生较大影响的重要事件和改革历程都应不惜笔墨,使人开卷而知民和,达到弘扬地方文化、传承县域文明的特殊作用。
四是要注重内容实用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唯有用志,才能真正体现志书的价值。各修志单位,一定要坚持“修志为用”的原则,注重修志和用志的统一,从志书的篇幅控制、结构编排、资料征集、内容取舍等方面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使志书既能存史资政、教化后人,又能传播信息,服务社会,从而更好地为我县的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修志工作顺利开展
县志编修工作是一项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多、涵盖内容广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修志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同时成立了县志编辑组。各承编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编纂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亲自指导、亲自把关,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甄别、整理,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组稿、编修工作顺利进行。
二要做好上下衔接。这次续修县志是上一轮县志的延续。在编修时,一定要与上一轮志书的下限相衔接,一些背景资料内容可以上溯渊源,但下限一律为2005年,这个时限必须一致,不能突破,更不能跨年限、越年度,保证上下时限的连续性、一致性。
三要强化责任落实。续修县志工作量大面宽,任务十分繁重。各承编单位要根据既定目标任务,结合编修工作实际,精心安排,合理部署,将工作任务层层细化分解,按阶段落实任务,明确时限和标准要求,切实抓紧抓好。县志办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修志进度和质量。同时,要根据编修工作实际,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研究和解决编修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实际困难,确保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志们,编修志书是一项慰藉前人、启迪后人的光荣工作,也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伟业,更是我们当代人创造历史、记载历史、发展历史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大家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团结协作,为编修一部高标准、高质量的志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