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王春山
2011年4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和分析全县林改工作,寻找差距,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当前林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会上,县林业局局长白秉云同志通报了2010年全县林改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了今年林改重点工作,请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评估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0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地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在西沟乡先行开展乡级林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为加快推进工作进度,让全县广大群众尽快享受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优惠政策,按照地区要求要完成50%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完成42万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的目标要求。从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勘界确权、登记发证、签订合同三项主要任务完成情况看,全县共完成集体林地勘界面积36.7万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43.7%;核发林权证面积2.42万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2.8%;签订家庭承包合同549份、股份分配协议30104份。虽然我县林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与地区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发证面积只占地区下达任务的10%,列全区倒数第三名。特别是核发林权证和签订合同工作非常滞后,严重影响了林改工作的整体进度,拖了全区的后腿,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为下一步落实相关配套政策、调动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带来了诸多不便。认真总结分析前一阶段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高,领导重视不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被称为第二次土地革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县上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从我县的情况看,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林改工作在形成林业建设的良性发展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缺乏高位推动、合力推进意识,没有形成整体合力。特别是部分乡镇还存在林改工作机构不健全、行政村没有成立林改机构等问题。
二是整体进展缓慢,任务落实不平衡。从全县整体进展看,各乡镇主体改革完成情况不平衡,除古鄯、峡门、满坪、官亭、转导、杏儿等乡镇完成集体林地确权勘界任务外,其余乡镇均未完成任务。确权发证面积只有马场垣乡香水村和西沟乡2个试点的面积,根本没有新增发证面积,这主要是乡镇领导和林改技术人员没有吃透林改相关文件精神,把年内完成50%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错误地理解为林改工作量的50%,致使工作严重滞后。
三是档案审查不严,资料整理不完善。林地承包是一项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长远工程,必须做到立字为证、有据可查。从目前工作情况来看,这项工作欠账非常明显,各乡镇林改档案都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全、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特别是个别乡镇和村组的一些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存在对林改卡表档册胡乱填写、代签代按等现象,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
四是发证不及时,矛盾调处不到位。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与否的关键是确权发证,各乡镇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成立机构、宣传发动、林地勘界等工作上,未能在确权的基础上及时开展后续发证这一关键工作,致使发证不及时,影响了整体进展。各乡镇没有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工作做得不深不细,普遍存在林地林权争议经多次调处仍难以解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改整体进展。
五是技术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林改工作千头万绪,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宣讲政策、纠纷调处、乡村两级安排部署、勘界、绘图等工作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我县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分配到各乡镇的技术人员只有1名,有效指导乡镇搞好林改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改工作进展。同时林改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这些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照自查,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标准,集中力量,全力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攻坚战,按期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二、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做好今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今年是推动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根据地委、行署“到今年年底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确权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到2012年开展收尾和回头看工作,同时完善配套政策的兑现落实”的要求,按照“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农村和谐”的林改总目标,紧紧围绕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明确责任三大任务,年内完成81.57万亩集体林地的主体改革,确权发证率达到100%。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保证全县林改工作扎实推进。
(一)责任上再落实。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林改工作责任制,明确各乡镇乡镇长是林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各乡镇、村是直接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林改工作的整体合力。要严格实行林改进度周报制,完成任务月通报制度,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对工作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群众意见较大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二)宣传上再加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林改的政策、意义、程序、环节等,向群众讲清楚只有林改才能享受国家林业奖补政策,只有林改才能申报造林项目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只有林改才能在农村改革中通过产权抵押得到贷款和实现融资。要将林改的相关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老百姓,激发群众的内在动力,提高群众参与林改的积极性。
(三)进度上再加快。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民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的时间安排,到6月底各乡镇林改人员进村入户调查率达到70%,并完成档案收集、整理工作;7月底县林改办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调查率达到30%,各乡镇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8月底各乡镇按照《青海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质量检查验收办法》完成自查自验工作,向县林改办提交验收报告、工作总结及总体验收申请报告;9月底县林改办完成县级验收;10月份邀请省、地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县林改成效进行现场调查评估,林改办向县委、县政府提交改革质量、成效评估报告,同时做好地区、省级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质量上再保证。质量是通过验收的关键。各乡镇要抓紧查漏补缺,对照建档标准要求,逐村健全和完善档案,提高档案管理的合格率。要认真执行中央、省、地文件和会议明确的政策和程序要求,该开的会一定要开,该签的字必须得签,该公示的要公示,做到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不能为图进度而忽视质量。要统一认识,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确定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的集体林地,必须严格依法经村民会议决定,才能以其它形式明晰产权。对调处宜林荒山地界纠纷确有难度的,要采取划定林改工作线、暂时搁置等办法加以解决,但全县搁置的荒山荒坡面积必须控制在林改总面积的5%以内。
(五)方法上再稳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林地林权调处工作,在维护稳定的前提下,安排了解社情民意的工作人员抓好纠纷调处工作。对已经调处的矛盾纠纷要核实定案不反弹;对暴露出的新问题要积极应对不激化;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早着手、不贻误;对经多次调处仍难以解决的矛盾,要向争议双方讲明利害关系,暂时搁置,维持现状,避免矛盾激化。决不能因个别地区争议暂时难以解决而影响整体改革进度。
(六)力量上再保障。今年完成主体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组建高效运转的林改工作队伍,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确保林改任务如期完成。必要的时候,可抽调国土、民政、农业、畜牧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开展业务工作,以保证工作进度。工作经费方面,地区要求县上安排经费30万元,专门用于林改宣传培训、外业勘测、内业汇总、档案管理、纠纷调处、设备购置等,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七)督查上再加强。县上将组织相关部门成立2个督查组,提早介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及时下达督办通知和通报,促进林改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第一督查组由县委副书记贾志军任组长,县林业局、发改局、国土局、监察局为成员,对峡门、新民、松树、北山、马场垣、川口、核桃庄、李二堡、西沟、巴州、古鄯11个乡镇开展督查;第二督查组由县政府副县长王春山任组长,县林业局、绩效办、民政局、人事局为成员,对隆治、总堡、大庄、马营、转导、满坪、前河、甘沟、中川、官亭、杏儿11个乡镇开展督查。各乡镇也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督查机制,落实督查责任,经常性地抓好林改督查指导工作。
三、明确任务,切实抓好当前林业重点工作
3月18日召开的全县林业工作会议上,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林业工作的各项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抢时间,抓进度,切实抓好当前林业各项重点工作。
(一)切实抓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和成果巩固工作。为确保2003年度7.1万亩退耕还林顺利通过国家级阶段验收,林业部门要成立检查验收工作组,安排部署2011年阶段验收自查和前期准备工作,各乡镇要抓住当前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抓紧开展补植补造工作,对保存率在41-70%之间的地块进行苗木补植补栽和柠条条播,对保存率在40%以下的地块要组织承包农户整地重造,全力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二)认真实施重点工程建设。要继续统筹安排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林业部门搞好造林作业设计,组织专业队伍开展造林,并做好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抓好“封、护、育、造”各个环节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做好林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三)突出抓好城乡绿化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迅速组织开展以村庄、庭院、道路、河流两岸为重点的春季造林绿化工作。要结合土地开发和林网更新,完成农田林网4万株;以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和河流两岸林带建设为重点,完成通道绿化100公里;完成川口、巴州、马营、核桃庄等4乡12村新农村绿化建设;县直机关开展对县城南山、工业区绿化带进行全面补植补栽,米拉湾阴坡造林450亩,扦插柽柳30万根;县城区抓好川垣大道两侧苗木移植工作,栽植景观乔木5000株。各乡镇要抓好政府所在地造林绿化区的补植补栽,不断巩固和提高造林绿化成果。
(四)抓好经济林基地建设。9200亩的核桃经济林建任务已分解,各乡镇必须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好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林业部门要提供优质种苗,并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同时要继续加快林木良种选育与推广力度,完成新育苗1500亩,采集各类林木种子8000公斤,有效缓解县内优质苗木供应不足压力。
(五)认真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目前还有近2个月的防火期,加之今春气温偏高,有效降水少,林区可燃物较多,火险等级高,防火形势严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克服麻痹思想,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加大巡山力度,做到重点路段、重点区域专人守护。要强化入山人员登记管理制度,严禁人员进山采挖虫草,严格野外火源管理,认真执行封山禁牧制度,严禁一切火种上山和野外违规用火现象的发生,力争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县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同志们,今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非常明确,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民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