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巩固创新成果,现代农业闯出了民和特色的新模式。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农业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打造“全省最大的干旱山区节水农业示范区”、“全省农区畜牧强县”、“全省优质设施果品基地”、“高原冷水养殖基地”,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高原、生态、循环、高效现代农业的思路和成果。被省委书记强卫同志概括为“民和模式”,在全省推广。一是全膜推广力度加大。以巩固和扩大全省最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加大全膜作物推广种植,全膜玉米和马铃薯推广面积达到32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1.1万吨,仅全膜玉米净增总效益2.9亿元,净增农民人均纯收入800元。全膜作物的抗旱优势,有效应对了五十年一遇严重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我县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喜获丰收,产量居全省第一,在全省农业绩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并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2012年推广的35万亩全膜覆盖技术已全部完成秋覆膜。二是示范园建设快速推进。以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基地辐射、惠及百姓为目标,加快高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液态奶加工生产线已投产,1万平方米智能温棚开工建设;天路桃源旅游度假区建设进展顺利;总堡乡万亩优质设施果品基地,隆治乡万亩旱砂西瓜基地,巴州镇万亩休闲观光基地,中川乡万亩冷水养殖基地,新民、隆治、马场垣乡肉羊养殖基地,李二堡镇、马场垣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并显现效益。三是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全膜玉米、脱毒马铃薯、精细蔬菜、优质果品等特色农作物面积达到56.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8.9%。新建温棚5200栋,引进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78个,完成土地流转1.53万亩。特别是以打造全省优质设施果品基地为目标,总堡垣万亩优质设施果品基地已建设高标准温棚734栋,种植红提、枇杷等优质果品500栋。四是农畜联动成效显著。依托全膜玉米秸秆,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建成玉米秸秆青贮池240个,青贮玉米秸秆16万吨,建成饲草加工点50个,鲁青饲料公司一期10万吨已投产。饲草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养殖业的强势发展,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到90.23万头(只、匹),增长40.35%;生猪饲养量达到23.02万头,增长4.26%;獭兔饲养量达到100.14万只,增长2.64倍。新建规模示范养殖小区(场)22家,新增规模养殖户500户。同时,利用充足的有机肥料,大力发展生态、无公害农业,全县沼液沼渣施肥面积达10万亩,农家肥施肥面积达60万亩。五是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完成重点工程人工造林2.07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栽6.6万亩,核桃经济林建设9200亩,通道绿化106公里,义务植树98万株,农田林网10万株。县城绿化栽植各类苗木12.35万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