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今天咱们要去游览的景区是松山原始森林风景区,位于李二堡镇松山村,距民和县城30公里,紧邻川杨公路。林区总面积为9663公顷,区内高等植物有506种,其中木本植物144种,草本植物362种。针叶乔木树种有青海云杉、青杆、祁连圆柏、刺柏;阔叶乔木树种有山杨、红桦、白桦、柴桦、青杨等。景区海拔底,气候温和,夏季平均温度仅8℃左右。峡谷突兀,峭壁凌空,苍树挺拔,野花争艳,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可为避暑休假之胜地。
朋友们,前方到达的小镇叫李二堡镇,您看,人头攒动,叫卖声不断,今天咱还逢上小镇赶集的日子,赶集的日子是小镇人们最浪漫的时刻。在他们眼中,每一个集都那样珍贵而让人兴奋,方圆百里的村民都到小镇来赶集,而且我们民和每个乡镇几乎都有自己的赶集日。不知在座的朋友有没有人知道赶集的来历?那我先给各位朋友介绍一下农村赶集的来历。在古代人们进行物资交换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日子和地点,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有一方吃亏。因此,人们都有希望有一个定期的公平合理的交换场所。汉朝初年,陆贾和陈平这两位著名政治家通过官府明令规定:各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或“二、五、八”为上集市进行物资交换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叫价评议。这样,就形成了原始贸易市场。后来,人们就把上集进行物资交换,称作“赶集”。而今天咱遇到的李二堡镇集就是农历“二、五、八”。乡间的集市与城里的早市差不多,卖衣、卖鞋、卖糖、卖果……都是支起个摊子,花花绿绿的衣服,挤挤擦擦的人群,平日里寂静的小镇一时间被喧嚣包围。腊月的集市更加热闹,那时年味就浓了,全在爆竹的炸响中现出“年”的模样。平日里节俭的庄稼人,这时忽然像发了大财一样,买鱼买肉买下水,买鞋买帽买炕席,大方得像个富人。在大年到来前,他们会准备齐全各种年货,然后心安理得地过年。
看过了村民赶集的场景,我们已经来到了松山原始森林风景区。您看,麦田里翻滚的绿浪,似乎在迫不及待的迎接各位的到来;您听,欢快的小鸟为各位的光临鸣唱动听的山歌;您瞧,潺潺溪水一路欢歌奔向峡口……而屹立在各位眼前这座浓墨泼绿的山峰便是松山,朋友们,请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随我来慢慢欣赏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感受这水软山温的佳境吧。我们爬上的这座山叫“前山”,因其与龙合寺正面相对,因此当地人们就叫“前山”。您看,这个形似庄院的遗迹叫“入召”(“入召”藏语,意为寺院分寺,因以前龙合寺鼎盛时期,寺僧上千,需另建“入召”安顿饮食起居,后因破除迷信被拆毁,峡内“平滩”还有一处,而今,只留下了庄院遗迹。)是当时龙合寺香火鼎盛的历史见证。继续前行,我们再去看看出神形似的怀抱太子佛,大家瞧,这座小山丘是不是很像老佛盘腿打坐怀抱太子?老佛面带和善的微笑,似是看着躺在怀里无忧无愁的小太子,无比欣慰!您再看那小太子,紧紧躺在老佛怀里,一脸天真无邪,多么自在悠闲!仿佛这一老一少远离了尘世的一切烦恼,而他们的神态也真是善与真的最佳写照。
看过了怀抱太子山,我们再来领略仙廓儿、平滩、石门漩、天井漩、倒水沟等景点的优美风姿。漫山的青松,挺拔的山峰,仿佛都在展示着不屈的精神。松树在我国有“国树”之誉,曾和樟树定为我国国树候选树。它是秉天地之精华,蕴育给大地的一件美妙艺术品。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松树,矫如龙,盘如虬,昂如鹤,立如人。是生命的赞歌,给松山增添了无限生气。没有肥沃的土壤,它不悲观,摄氏零下20度的严寒,它不畏惧,狂风、暴雨、冰冻、雪压,把它锻炼得更加坚强。一阵风吹过,您就能听到它沙沙的歌声。它们虬枝蟠曲,凌绝横空,古朴苍劲。它虽针叶短小、粗硬,但依然墨绿苍翠,生机勃勃。松树是一种优质木材,它生长持续时间长,耐风霜,强度与硬度高,病虫害极少,可做枕木,树干可割松脂,全身有多种药材,树皮能用来治烫伤,松针能明目安神,祛风活血,花粉能收敛止血,松仁能治慢性便秘等,俗话说“松树是个宝,风光胜地不可少”。
大家听说过吗?松树四季长青不怕冬与唐僧取经的传说故事有联系,相传,唐僧取经经过一座大山时,急忙逃脱妖怪的追逐,不小心松树枝划破了胳膊,针叶沾到唐僧的血液,从此,松树四季长青,不怕严寒。
来到天井漩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看好脚下的路,俗话说:“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您瞧,天井漩的水漩涡够大吧,别看这水清得泛绿,两边山上野花娇艳,有着青山碧水无比优美的风姿,这里可险着呢,关于天井漩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龙合寺香火鼎盛时期,寺内奉粮、赠物丰厚,其中一件宝贝是用鲤鱼胡须做成的马鞭,有一次,老主持牵着马到天井漩饮马,鱼须鞭不小心掉入了天井漩,老主持失去宝贝心疼万分,但无可奈何,巧的是这条鱼须鞭后来从巴州万泉堡的泉眼里流了出来。所以,从那时起就有天井漩通万泉堡泉眼的说法。
去了青海湖途中可以观倒淌河,来到我们松山,便可赏倒水沟,看到了吗?这道沟的水可是倒流的,这水倒流的原因其实是地壳运动山势高低不一形成的。
我们领略了松山优美的风姿,穿越了险峻的天井漩,观赏了山间的奇花异草,我们去看看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而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周家古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