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了梨花盛开的美景,我们再来感受马厂遗址古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我们来到了马厂遗址,位于川口镇边墙村西北200米处湟水南岸第二台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窄不一,最宽处115米,最窄处50米左右。遗址较为完整,保存较好。文化堆积厚0.15~3米。断崖上暴露有大量石器、骨器、陶器和灰坑遗迹等,内涵包括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唐汪式陶器等多种文化遗存。
马家窑文化因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而得名。距今已有五千三百年的历史,马厂类型为马家窑文化三个发展时期之一。该遗址为瑞典人安特生于民国12年(1923年)首次发现并清理了两座墓葬。50年代以来,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又作过调查。两墓中出土的马厂类型有蛙纹、圆圈纹泥质彩陶壶和彩陶罐、双耳盆、夹沙红陶盆、罐、瓮等;齐家文化有泥质红陶罐、双大耳罐、折肩蓝纹壶;辛店文化有夹沙红陶罐、绳纹罐、鬲、豆、盆、瓮及彩陶壶、罐等,彩陶纹饰有双钩羊角形纹、连续回纹、S形纹、太阳形纹;唐汪式陶器有涡纹彩陶壶、夹沙红陶罐等。还采集到石斧、石刀、骨针等生产、生活器物。1956年8月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我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一宗号“191”,分类号“11”,为全国第三批公布的25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