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乡村振兴】核桃庄乡:秋末冬初大棚好“春景”
来源:    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图片

  秋末冬初的民和大地,秋意未尽,冬寒渐至,勤劳的农民在玉米田间忙碌着汗水浸黄的收获。

   然而,走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大庄村的设施农业基地大棚,却是另一番景象:畦垄上的西葫芦长势喜人,瓜秧间的黄花探头露脑,鲜绿的小小西葫芦已在秧叶下悄然成形,满棚一派生机盎然的好“春景”。

   “棚里已经结了好多小瓜瓜,大约10天左右,首茬西葫芦就能上市了。”大庄村监委主任马木哈买看着瓜秧下比拇指稍粗的小小西葫芦,眼神里充满秋末冬初季节里的新期待。

图片

   据核桃庄乡组织委员陈芳介绍,这些大棚是由大庄、大库土两村共同合作经营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也是核桃庄乡以绿色、生态、高质量为目标着力打造的高原羊肚菌特色种植产业,羊肚菌收获后以种植西葫芦的方式进行季节性轮作换茬。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要支撑。2022年,核桃庄乡党委政府在395万元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50万元国家税务总局定点帮扶资金和52.1万元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支持下,打造了占地14亩、22栋拱棚规模的高原羊肚菌特色种植基地,由大庄、大库土两村共同合作经营,20233月正式投入运营,亩均产鲜羊肚菌150-250公斤。

图片

   羊肚菌种植需要季节性休茬。为充分利用休茬期间的拱棚土地利用率,提高拱棚种植效益,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安生元在学习兄弟乡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行“羊肚菌+蔬菜”轮作模式。

   轮作蔬菜种什么?往哪里销?带着这些思考,安生元随核桃庄乡党委政府考察组到隆治乡蔬菜种植大户铁令梅那里“取经”,然后又前往兰州市红古区蔬菜收购中介企业考察对接,建立订单销售关系。

  有了订单销售这颗“定心丸”,安生元轮作蔬菜就有了底气。今年9月初,22栋拱棚全部定植了西葫芦秧苗,目前已进入开花期,部分秧叶下已结出小瓜瓜,预计棚均产量能达到4000斤,成熟采收后,将全部送交到兰州红古的订单收购企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既要把全会精神学进‘心’里,更要落实到‘行’上,种好设施蔬菜,让22栋拱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农增收的致富棚。”看着拱棚里长势喜人的蔬菜,核桃庄乡组织委员陈芳一边现场讲起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边与村干部拉家常式盘算起“十五五”开局之年“温棚经济”的新图景。

  大庄村监委主任马木哈买表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让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更是鼓舞人心,我们将把“感党恩”化作“抓落实”的具体行动,抓实抓细“羊肚菌+蔬菜”轮作模式,从22栋拱棚里刨出一条产业振兴、助农增收的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