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10月24日讯(通讯员 石延寿)10月23日,站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峡门村罗开社的千年古树下,粗壮树干见证着沐雨经霜后的岁月沧桑,深黄泛红的满枝硕果诉说着千年不朽的生命坚强。
图为位于民和县峡门镇树龄1400年的花叶海棠
在今年,这棵古树上挂起了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制的古树名木保护牌,清晰印着古树学名、科属、树龄、保护等级、管护单位、古树编号等信息。
据民和县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此树中文学名叫花叶海棠,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树高7米,树干地围450厘米,树冠冠幅平均8.5米,估算树龄1400年,为一级保护古树。不仅如此,在民和县川口镇南庄子村还有一棵古槐,树高20米,树干地围560厘米,树冠冠幅平均21.5米,估算树龄同样为1400年。
图为古树花叶海棠的花
截至2025年,青海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树有3株,分别为1400年树龄的民和县峡门镇的花叶海棠、1400年树龄的民和县川口镇的国槐和1014年树龄的乐都区芦花乡的花叶海棠。这意味着民和县1400年树龄的两棵古树真正成为青海大地上的“古树王”。
图为花叶海棠古树上的果实
另外,在民和县杏儿藏族乡峨哇村有两株小叶杨,根据青海古树名木保护牌显示,该树树龄为900年,保护等级为一级。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遗产和绿色古董,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继承。近年来,民和县林业和草原部门持续加大全县辖区内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编号和分级保护,多举措做好古树宣传保护工作,守护好这份不可再起生的“绿色遗产”。
截至2025年,全县已调查登记古树94株、名木3株、古树群2个,按照分级标准:国家一级古树(500年以上)19株、国家二级古树(300年至499年)28株、国家三级古树(100年至299年)47株。两个古树群分别是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的梨树群(23株)和隆治乡桥头村的梨树群(64株),平均树龄2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