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县外媒体看民和】海东日报| 滨湖教师千里送教到民和
来源: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图片

□本报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张迪勇 摄影报道

“同学们好!想知道我的家乡在哪吗?先通过这段视频,认识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吧!”随着无锡市滨湖区教师叶微的课前互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垣小学三年级的课堂瞬间热闹了起来。“老师,我的家乡春天满是桃花!”“我们这儿的特色手抓羊肉超香!”孩子们争相分享家乡魅力,一场跨越山海的教育交流活动就此启幕。

在叶微执教的《搭船的鸟》示范课上,教育智慧藏于细节之间。当学生齐读课题出现拖音时,她当即示范:“我们这样读:搭船的鸟。”简单点拨便让学生掌握朗读要领。整堂课以“以读促写”为核心,每个学习板块都融入自学与合作任务,从示范朗读到文章仿写层层递进,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全程。

此次滨湖区与民和县的教育结对支援,覆盖民和县第一中学、川垣小学等多所学校,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多元形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精准下沉。滨湖区名师团队深耕教育一线多年,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经验:示范课上,他们聚焦课堂实效破解教学难题;专题讲座中,针对学校精细化管理、深度学习设计等痛点传经送宝,为基层教师送来“及时雨”。

“课堂上着重培养逻辑思维与自主分析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民和县第二中学教师王倩的感慨,道出了所有参训教师的心声。教师马彦琼同样收获满满:“不仅看到了教育的多元可能,更明确了专业成长方向,特别期待能持续学习先进理念与优质课例。”

这场教育交流并非“单向输出”,而是双向赋能的“教育共鸣”。“通过课堂展示与主题研讨,能帮助两地教师把握教育本质。”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叶微表示,唯有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才能助力两地教师专业共同成长。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滨湖区与民和县正推动“短期讲学”向“长期陪伴”延伸。在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接力中,优质资源持续流动,教育理念深度交融,不仅为基层教师搭建了成长阶梯,更照亮了孩子们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