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璐 通讯员 马晓梅)今年以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民和县政府制定印发了《民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方案》,清晰划定4个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主攻方向,细化明确13项重点任务清单具体要求,为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清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同时,通过专题会议安排、实地督导调研、现场点评指导,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对标找差、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民和县以“清脏、治乱”为主线,“三清三改”为突破口,构建了“常态整治+集中整治”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广泛动员乡镇保洁员、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推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另一方面,在各乡镇组织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周五”行动,围绕公路沿线、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对垃圾乱堆乱倒、村庄道路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地毯式清理。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集中整治263次,清理各类垃圾2.97万吨,整治乡村公路691公里,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15吨,有力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提档升级。
民和县紧扣“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目标,从完善基础设施和推进厕所革命双向发力。聚焦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实施2025年民和县农村垃圾治理项目,已在全县21个乡镇配置垃圾车6辆、垃圾箱237个、吸粪车43辆,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针对农村厕所标准低、数量少、卫生差等问题,2025年计划新建农村户厕3276座,已完工3218座,完工率达98%,同步加强了厕具维护和后续管护,真正实现了让“小厕所”连着“大民生”。
为防止环境整治“一阵风”,民和县着力构建了“宣传引导、积分激励、督查巩固”三位一体长效机制。宣传引导机制逐步健全,针对农村焚烧秸秆、乱倒垃圾等乱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方式,共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6次,发放宣传资料4100余份,参与群众达3000余人次,引导群众养成了良好卫生习惯。积分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和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打造了“幸福积分超市”,实行“环境积分”兑换制度,有效激发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