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文化民和】湟水东隅藏玉圃 隆治四季漾果香
来源: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暖川多果树,秋来瓜果飘香。地处民和东北一隅的隆治乡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葱郁秀中、绝代风华。这里,是半山文化陶器纹路里凝固的文明印记,是昆仑余脉与湟水谷地相拥的秘境,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隐世明珠,是天地以清露为墨、岁月为刀琢成的玉璋,每一缕风都缠着高原的凛冽与茶马古道的沉香,每一寸土都刻着日月吻过的纹路——这是隆治独有的密码,藏在春花的蕊里,融在夏瓜的蜜中,蕴在秋果的香里,凝在冬酿的冰里。

以古建置、地名命名。汉代时,隆治就已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唐代时期此地有龙支谷,古鄯设立龙支县所辖区,成为丝绸之路南道驿站;“龙支”的谐音“隆治”,隆治是兴隆发达、长治久安之意,故得名隆治乡。

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红嘴堡,建县后曾设红嘴、铁李等乡,解放初为三区六乡,1956年撤区并乡后为隆治乡,1958年称隆治公社,当年合并为古鄯大公社,改称隆治管辖,1962年恢复为隆治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称隆治乡。

梨雪漫春:千树琼芳叩门来

春日的隆治,是被梨花唤醒的秘境。千亩梨园褪去冬日萧瑟,洁白的花瓣如繁星缀满枝头,层层叠叠压弯了枝桠,风过处,花瓣簌簌飘落,像一场温柔的春雪,成为大自然最缱绻的请柬。三百余棵的老梨树是这里的灵魂,皴裂的树干里藏着岁月的故事,枝头却仍年年爆出新蕊,漫步其间,淡雅的梨花香萦绕身旁,轻柔的花瓣偶尔飘落肩头,仿佛是梨花仙子的温柔抚摸。素蕊堆云,漫过田畴,漫过溪畔,漫过青瓦白墙的檐角。东风掠过,花瓣便乘着气流轻舞,似碎玉纷扬,落进游人鬓角,也落进孩童伸出的掌心。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的意境,在这里有了更壮阔的注脚——不是江南的婉约,而是高原春醒的酣畅。“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枝桠间,蜜蜂振翅的嗡鸣与花瓣飘落的簌簌声交织,像大地在低吟一首古老的歌谣驻足花下,看新绿从老枝里探出头,与素白的花簇相映,才懂何为“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魄。此时温棚内的车厘子攒劲结珠,暗红的珠粒裹着春的期许,坠成一串串紫红的玛瑙,将光的甜意锁进饱满的果肉这不是寻常花开累果,是隆治对青藏的春之告白,是冻土苏醒后最热烈的宣言。

瓜甜夏浓:金丸碧玉坠青枝

盛夏的隆治,是被瓜果点燃的盛宴。金黄的杏子率先登场,饱满的果实挂在枝头,咬开薄皮,酸甜汁水瞬间浸润舌尖。紫红的李子褪去青涩,圆润饱满的果子裹着一层薄薄的果粉,轻轻一掰便能看到晶莹的果肉,酸甜爽口恰到好处。早熟的黄桃在枝头攒成簇,饱满得像被阳光吻透的金丸,指尖轻触便觉沉甸甸的甜意,剥开酥皮,琥珀色的果肉里滚出蜜样的汁水,抿一口,仿佛吞下一整个盛夏的热忱。旱砂西瓜卧在田垄间,墨绿条纹如大地的掌纹,藏着冰泉浸润的清凉,一刀切下的脆响里,红瓤映着日光,甜爽瞬间漫过舌尖,涤尽酷热的暑气。

“藤架织成青碧网,光香俱锁一隅中”,走进种植基地,一个个饱满的桃果藏在叶隙间,只露半边红晕或一抹粉白,像在玩一场清甜的捉迷藏。伸手摘下一只雪桃,丰腴的果实在指尖坠着沉甸甸的分量,粉白果皮像敷着层细绒,里头盛着饱满的汁水,那温温的触感,是日光一遍遍吻过的痕迹。托起一只蟠桃,表皮凝脂般滑嫩,晕着圈饱满的胭脂红,微凉的气息顺着掌心漫上来,恰是高原清风留下的余温。摘下一颗蜜桃,轻轻一掰,桃肉嫩如凝脂,甜津津的汁水顺着指缝淌,阳光晒透的暖意混着清甜漫过舌尖,满口都是自然的馈赠,每一口咀嚼,都是隆治土地与阳光的密语。

果丰秋实:鲜蔬盈筐庆丰饶

秋日的隆治,是现实版“QQ农场”果子缀满枝头的丰收盛景。藤蔓在架上褪了夏的浓绿,却把秋的厚重亮得分明,紫葡萄垂成晶亮的串,像把晨露串成了项链,西梅缀在枝头,紫黑如浸了蜜的宝石,果皮上凝着薄霜般的光。不远处果林,秦脆苹果正攒劲泛红,蜡质果皮像镀了层月光,沉甸甸压弯枝桠,凑近便有脆香漫过来。蓝天白云下的田垄间,罗马生菜舒展着嫩得发亮的叶,紫茄如墨玉点染大地,芜湖椒在风里摇曳出细碎的光影……这些蔬菜清晨刚从田畴里收起,经冷链直送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际市场,从田间到餐桌不过二十小时。这既是供港蔬菜的地道滋味,更是秋日土地对隆治袒露的赤诚。

“棚架暖拥菜蔬旺,畦垄铺金庆岁丰”,大棚里暖意融融,火锅支在绿菜旁,浓汤咕嘟的声响里,滚着满锅秋收的实诚。新挖的洋芋炖得粉面,刚摘的豆角炖得酥软,配上后山养的牦牛肉,油脂在汤面浮起金圈,混着棚外飘来的野菊香,在空气里熬成了醇厚的秋韵。一旁的砖茶煮得酽黑,配着陈皮、枸杞,喝一口,茶汤滑过喉咙,暖意便漫到了四肢百骸。桌边还摆着隆治软梨水,琥珀色的汁水,抿一口便有清甜润到心口,陶罐里的果酒晃出细碎的光,是秋日果子发酵的醇厚,浅酌一口,果香混着酒香漫开来,与火锅的热意缠成一团,把这秋的丰足酿得愈发绵长。

冬酿冰酥:冻梨融雪酿甘醇

隆冬的隆治,是一场藏在素白天地里的甜蜜馈赠。枝曾在春日泼洒千树梨花的梨树,此刻抖落华服,枝桠在寒风中勾勒出利落线条,而树下地窖正上演时光魔法——软儿梨在黑暗与低温中沉睡蜕变。褪去青涩的梨果,被寒风吹成褐红色圆团,像经冰雪反复亲吻的玛瑙,裹着薄霜,摸上去冰硬如石,从窖中取出化冻后,剥去果皮便是绵密冰沙,带着发酵后的微醺甜香,淡淡的酒香混着果香,是冬日独有的醇厚。

“冻蕊凝香雪未消,寒窑藏得月华娇”,取一勺冰沙,兑上本地的蜂蜜水,便是一碗“冻梨蜜饮”,冰碴在舌尖化开,甜润裹着清冽,连呼吸都染了甜,拌上鲜奶便是“酥梨酪”,绵密与丝滑交织,凉丝丝又带暖意。捧一杯在手心,看雪落远山染白山脊,杯壁凉意与掌心温度交融,甜润从喉咙漫到心底——这便是隆治的冬天,从不是萧瑟留白,而是封存了春日芬芳、秋日饱满的另一种丰饶,藏着时光与土地的深情。

湟水在这里轻轻一拐,隆治乡便藏进了大山的臂弯里。祖辈们栽梨树、种西瓜、育苹果,一锨一镐把贫瘠山坡滋养成瓜果满架的沃土;而今人办节会、强产业、兴旅游,让清甜的果香乘着风,一路飘出了河湟谷地。

从百年老梨树虬劲的枝桠,到千亩果园铺展的绿意;从软梨酒厂蒸腾的酒香,到冰沙厂里凝结的甜凉;从梨花漫山的春日盛会,到瓜果垂枝的采摘时节,四乡八村的商贩与游客踏着尘土而来,把山路走成了热闹的街市。

这座河湟谷地的瓜果玉圃,正用枝头的甘甜、眼底的景致、骨子里的文化,向世人铺开振兴路上的画卷,既有高原的壮阔风骨,又有田园的细腻柔情。

这里的四季,本就是自然与人文共舞的诗篇,每一笔都蘸着独属隆治的韵味,等你来——在梨花簌簌里,在瓜果甜香中,在岁月流转间,读懂隆治最深沉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