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大学生】海东日报| 李明珠:走出大山 反哺大山
来源:    时间:2025年04月10日    

□本报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付文 摄影报道

初见李明珠时,她感慨道:“从城市到农村,感受不同,心境也不同,但这无疑是我青春年华里最宝贵的经历。一周的忙碌生活,让我重新熟悉了曾经的生活。”

28岁的李明珠,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镇新入职的大学生村级事务助理员。作为土生土长的民和籍大学生,即将从烟台大学硕士毕业时,朋友圈里《家乡已是沃土 创业无需远行——致民和籍毕业大学生的一封信》吸引了她的目光,信中呼吁民和县籍大学生到村“任职”,返乡就业,迎接2026年村级换届选举。

这封信让李明珠心动又犹豫。回到家乡,能学以致用反哺故土;可多年苦读,考研时的辗转难眠,实验室里的精研细究,做数据时的一丝不苟,那些画面在她脑海中不断浮现。她不禁自问,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真的要放弃大城市的机会再回去吗?

“朋友们劝我留在山东,我纠结了好一阵子,后来和父母聊了聊,他们支持我返乡,尊重我的选择。”去年9月,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反哺之情,李明珠踏上了返乡之路。经过现场报名、资格审查、面试、公示及体检等环节,李明珠成为了李二堡镇上岭村的村级事务助理员。

初到上岭村,李明珠很不适应。她学的是化学专业,在实验室里培养出了细心和耐心,可如今配合李二堡镇政府开展工作,就得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和群众唠家常,了解村里的情况,维护良好的干群关系。

走进上岭村村党支部小院,五星红旗在正中央高高飘扬。这个干净整洁的小院,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加固翻新的。村党支部书记等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常态化工作。

跟着书记走进上岭村的一户人家,李明珠迅速投入工作。“阿爸,家里几口人……现在孩子都在外务工,我们了解大家的情况,要是有符合政策的补助,一定及时联系你们。”走村入户的李明珠,认真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情况,忙碌的乡镇生活,让她对基层工作有了全新的体会。

上岭村地理位置偏僻,道路陡峭,许多村民为了就业和子女求学,搬离了这里。李明珠负责的上岭村,常住人口已所剩不多。“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走村入户的两个星期里,李明珠深刻明白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好多村民都搬走了,养殖户离不开土地啊。村上主要养殖火鸡、鹅、山羊和牛,但基本都是周边邻居购买,养殖户盈利挺困难的。”李明珠谈起村民韩阿西牙家的情况,这样的状况在上岭村还有很多。“知道基层工作开展不易,可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李二堡镇残联专职委员、上岭村包村干部马文成说:“村里很多人出去务工了,电脑系统我们不太懂,小姑娘帮着录入党统等系统。”由于村民文化水平有限,在电脑和软件使用上困难重重,以往这些工作大多由会计负责,李明珠的到来,给村里帮了大忙。

“娃娃穿厚点,山上冷,进来喝杯茶,一起吃饭吧。”村民总是热情地招呼着李明珠一行人。“你有不懂的就问我们,随时打电话,村里的情况我们熟。”临行前,村里的工作人员也总会耐心叮嘱她。

村两委的鼓励与耐心指导,李二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村民们的朴实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让李明珠更加坚定了服务基层的决心。

“刚从山东回来时,说不犹豫那是假的,但现在我有了新目标和新要求。”李明珠一边努力学习和操作党建、全国危房改造信息、冬春生活救助等系统,整理村级资料,完成部分救助人信息填报和脱贫户基本信息录入,一边尽快熟悉和上手工作,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她满怀期待。

“2024年李二堡镇选聘了10名党员到村任职,2025年全镇选任大学生到村任职村级事务助理员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大学生到村后,和村两委紧密配合、发挥作用,一定会让村里事务更加好的。”李二堡镇党委副书记马国栋说道。

“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在两年的成长学习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为两年后的换届做好充分准备,我相信我可以!”李明珠眼中闪烁着光芒,微笑着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