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2月12日讯(通讯员 石延寿)2月10日上午,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成功救助一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石貂,并于当日下午送往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

当日上午,民和县林业和草原局接到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群众电话,称在民和工业园区内发现一只疑似受伤的野生动物,请求专业人员救助。接到消息后,民和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经初步辨认,该野生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石貂(学名:Martes foina)。经初步检查,其无明显外伤,但行动迟缓,疑似因误入工业园区受困导致体力透支。根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要求,工作人员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为其提供饮水和临时庇护。为确保石貂得到专业救治,民和县林业和草原局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积极对接,于当日14时将石貂安全转运至该中心。
石貂体形细长,体长约45厘米,尾部长度超过头体长之半,头部呈三角形,吻鼻部尖,四肢粗短,爪尖利弯曲。其因毛皮珍贵曾遭过度猎捕,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作为高寒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对控制鼠类种群、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