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民和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的部署要求,坚决扛起保障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的政治责任,坚持早谋划、早组织、早排查,理清工作责任链条,细化工作措施,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加大政策宣传、排查核实、措施落实力度,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强化组织领导。近期,随着冷空气频繁来袭,全县出现不同程度寒潮、降雪天气,气温持续走低,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和安全隐患。民和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预防为主、未雨绸缪、防范在先、处置在前的工作理念,全力保障全县社会安定、百姓安宁。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积石山6.2级地震受灾群众慰问暨“两节”期间为民送温暖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对相关工作作出安排,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同时,召开县政府党组会议,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对群众温暖过冬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温暖、安全、祥和过冬。
做好服务保障。一是全力做好煤、电、油、气保供稳价工作,特别是在极端灾害天气期间加大设施巡查力度,及时应对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全县供电、供暖、供气稳定运行。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30人次,对县城农贸市场、超市、宾馆、药店、餐饮、物业、学校等378家场所单位进行巡查检查,发现未明码标价问题23条,已责令相关场所单位现场整改。市场价格秩序整体保持良好态势,各类场所供电、供暖、供气持续稳定,未发现任何可能引发突发应急状况的问题。二是加强县域内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产销保供,做好运输保障、畅通物流配送,确保商品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放心、价格稳定。重点对县域内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商贸场所(网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其中亚欧超市、兰泽超市等5家大型超市、东垣农贸市场共储备米80.476吨、面粉261.6吨、食用油94.27吨、蔬菜103.1吨、牛奶1777箱、鸡蛋1.5956万公斤。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质量可靠,价格平稳。三是全力做好雨雪冰冻天气重点路段的防滑、铲冰、除雪等工作,严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最大限度保障道路通畅和群众出行安全,真正做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共派出应急车辆6车次18人,对县城内易结冰重点路段撒盐30余吨,有效消除了道路结冰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农村公路养护部门出动保通及巡查人员755人次,动用机械6台次,整修路肩边坡1200平方米,清理积雪1.651万立方米,撒布融雪剂18.5吨,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
关注群众生活。一是持续关注群众衣食冷暖,特别是保障好灾区群众新居生产生活、水电燃气的正常供应,当好群众的守护者和暖心人,绝不让一户群众挨饿受冻。二是加强对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措施,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扎实开展“两节”走访慰问工作,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对低保、特困供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共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和取暖费1123.2万元。组织开展“两节”期间为民送温暖活动,为22个乡镇的特殊群体1830户群众发放棉被一床或洗护套装一套。同时,提前足额发放2025年1月份最低生活保障金810万元,全力保障群众温馨过节。三是高度关注地震受灾群众,省市县三级领导深入群众开展慰问活动,对23户地震遇难人员家属进行了亲切慰问,为每户发放慰问金1000元、棉被1条、洗护用品1套,为44户受灾困难家庭每户发放慰问金1000元,共计发放慰问金6.7万元。组织开展积石山6.2级地震受灾群众慰问活动,为10个地震受灾乡镇的特殊群体1275户慰问对象每户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各一份,为杏儿乡避险搬迁安置区76户农户每户发放煤炭1吨,全力保障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欢乐祥和过节,全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维护社会稳定。一是深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紧密结合实际,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分阶段、清单化全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等任务。入冬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567次,调查处理240件,成功调处239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9.6%。二是强化维稳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强化情报线索导控,日均出动80余名警力对356家治安监管场所、93家易燃易爆场所、93家涉恐场所等重点部位强化防控管控,坚决守牢不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底线。对全县121所学校、县城2家二甲医院等重点单位、8个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区域,整合投放巡防警力30余人6车,做好冬春维稳工作,确保岁末年初、“两节”期间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三是持续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强化大盗抢骗、食药环、恶意欠薪、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等民生案件打击力度。截至目前,共打击刑事犯罪29起、查处治安案件58起,切实筑牢平安民和建设防线。四是大力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受理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3件,帮助95名农民工追回欠款100.23万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抓好安全生产。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成立综合督导组、督察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印发《民和县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民和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方案》等,明确3个方面16项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形势持续稳定。二是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监管单位。坚持政府、部门、行业联动,紧盯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从严从细从实排查隐患、化解风险,织密扎牢安全生产防护网,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特别是汲取互助“12.20”锅炉火灾事故的深刻教训,第一时间组织住建、应急、市监等部门深入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自2024年12月6日全省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以来,已累计检查各类单位287家,排查安全隐患144条,其中现场整改142条,限期整改2条,目前此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三是加强指挥调度和协同联动。针对入冬以来雨雪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8次,全力做好会商研判、监测预警、值班调度等各项工作,积极有效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极端天气。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备勤状态,确保遇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及时响应处置。
丰富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宣传引导,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强信心、聚民心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文艺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持续营造喜庆祥和、温暖和谐的节日氛围,让群众身暖心更暖。成功举办第七届“青海年·最海东”文体旅游系列活动、“河湟雅韵谱华章”新年音乐会、灾后重建一周年专题文艺演出、“迎新年 启新程”万人环城赛、“欢乐冰雪季”第五届七里花海冰雪文化旅游活动、“一面等你四千年”喇家遗址公园彩陶灯会等活动。青海省冬春季“青BA”群众篮球联赛暨民和县乡镇篮球赛、民和县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民和县2025年传统社火展演、《目莲宝卷》刀山会等文体活动正在积极筹备中。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文化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做好重点工作。一是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后半篇”文章,着力抓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快捷、更幸福。正在积极争取甘沟乡中心学校风雨操场等补短板、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基层学校、卫生院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为群众温暖过冬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至目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32次,清运处理生活垃圾2140吨,清理沟渠34公里,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4.5吨,拆除私搭乱建厕所、圈舍等25个。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重点围绕农户年度收入是否达标、生活是否存在困难、过冬物资是否准备充分等方面开展深入走访调研,加强对“八类重点人群”全覆盖走访调查,对确实存在困难且符合监测条件的,及时纳入监测范围,确保低收入群体温暖过冬。入冬以来共计纳入监测对象214户904人。四是全力推动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根据节前返乡人员和节后返岗复工人员的需求,举办招聘会5场次,8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56个,23名求职者与用工企业达成了就业协议。通过巡回现场专场招聘会登记、技能培训人员回访、各乡镇技能培训需求意愿摸排等方式,提前掌握灾区群众技能培训需求信息,计划开展3000人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农村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点对点”上门服务,为患者提供健康检查、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针对脱贫户和监测户,落实提供“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针对冬季传染病高峰,县级公立医院设立门诊导医台和志愿服务台,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指导和咨询服务。同时,加强对发热、呼吸道疾病等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确保疫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源头上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五是围绕“保供水、促发展、惠民生”为核心任务,县水利部门以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为根本目标,坚决贯彻“优化服务,提高效率”的工作理念,全力有序开展供水保障工作。加强水源地和水厂安全运行管理,全面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加强水质检测频次,对水厂供水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维护,对制水车间、加药车间等重要设备室外裸露管道采取管道排空、绑扎保温等措施,防止出现管道结冰冻裂情况,做到“全覆盖、零死角”,针对性储备应对冬季冰雪、冰冻、大风天气所需应急物资。加大供水管网巡查力度,排查是否漏损、冻裂及冻塞等问题,供水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发现供水应急问题及时抢修处理,全力保障广大群众冬季供水安全、稳定、可靠。(编校:肖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