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璐 通讯员 韩回归 摄影报道
八月的秋风吹红了高原深山里的花椒,漫山遍野弥漫着特有的芳香,当这股香气吹到椒农家时,大伙就知道,一年一度采摘花椒的日子又到了。
初秋时节,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麻家湾村花椒种植基地,“四好农村路”沿着山势蜿蜒而上,雄浑苍翠的青山和天上的骄阳竞相争辉。漫山遍野,到处可见村里的男女老少提着篮子、挎着箢子、拿着编织袋采摘花椒,不时传来阵阵表达喜悦的哼唱声。
以前的人们说起麻家湾村,首先想到的是交通闭塞、产业落后。而现在山顶上翻滚的云海、漫山遍野的花椒已经成为它新的名片。麻家湾村地势向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花椒生长。种植花椒已有多年的历史,经过探索,村里的人已经掌握了一套适宜本地花椒种植和管护的方法,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种植花椒的能手。
“一说起我们村上的花椒,我就特别开心。我们麻家湾村地理位置好,海拔也适宜花椒生长,种的品种主要有大红袍和麻椒,味道又麻又香,品质也是相当的不错,吸引很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麻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罗德元表示,今年雨水充足,再加上种苗、施肥、修枝都是全程科学化种植,村民们种植的花椒产量和质量相比往年提升了不少,干椒每亩达180余斤。
立秋前后是采摘花椒最忙的时候。日前,走在村里,花椒或从石堰中旁逸斜出,或栽植在院落门口,或种植在石板街两侧,村道路旁处处都是村民忙着采摘花椒的身影。
在麻家湾村,花椒种植户共有50多户,13.33公顷的土地,每亩产量约180斤,亩均收入2000元左右。“目前,花椒已经进入采摘期,需要大量采摘人员,由于不属于重体力劳动,妇女老人完全可以胜任。每天都有三四十人采摘,人均每天可以增收140元以上,有的可以达到200元,为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麻家湾村第一书记张进明说道。
八月里,椒香浓。麻家湾村的花椒产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优化、链条日益完善的良好态势,小花椒已成为巴州镇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映红”了群众的致富路。
近年来,巴州镇立足地理优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全镇种植的品种以大红袍为主,主要分布在麻家湾和杨家湾两个村,年均收入达50万元左右,有力带动周边群众务工,成为了富民强村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