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海林的孙子正在帮游客摘桃子
□本报记者 张璐 祁鑫 摄影报道
眼下,正是桃子成熟上市的时节,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的桃花源景区,郁郁葱葱的果林映入眼帘,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低矮粗壮的桃树上一个个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枝头,鲜桃饱满水嫩,让人垂涎欲滴。
每年4月,天气渐暖,桃花源景区便开始热闹起来。与其他赏花类景区不同,下川口村的桃花源从4月到8月都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这天,三五成群的游客正穿梭于桃林里,他们一边品尝刚摘下的桃子,一边朝筐里装着。在桃林人行道上,一些游客提着采摘的一筐筐桃子,脸上挂满了笑容。“今天第一次来桃园摘桃子,发现桃子种类很多,桃园主人让我们随便吃、随便摘,感觉挺有趣。”游客张丽丽说,不同桃子有不同的味道,在桃林里摘桃子,可以亲近大自然,吃着自己摘的桃子,更有出来游玩的感觉。
“今年我家种植了近4亩桃树,有沙红桃、北京7号、蟠桃和水蜜桃四种,现在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每天都会有许多游客来桃园采摘,预计今年桃园的收入近4万元。”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村民白海林满脸笑容,一边忙着采摘一边对记者说:“靠着这桃花源和桃子,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能有这样的好日子。”
“目前正在上市的品种以水蜜桃为主,个大饱满,肉质软溶,汁液充沛,口感浓郁香甜,尝起来还有股淡淡的香味,深受市民喜爱。”下川口村委会主任杨双红介绍:“目前,我们村的桃林一共有133.33公顷,村里每家每户都种有桃树,桃子的产量每亩能达4000斤,总产量达4000多吨,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桃子成熟。”
记者了解到,4月至5月前期,下川口村的桃花依次盛开,6月初“一点红”吸引第一批游客前来采摘,6月中旬“玉花露”“金红”等品种成熟,7月初“藏房”品种成熟,7月底“大玖保” 水蜜桃、“北京七号”、蟠桃等品种成熟,8月底至9月初“秦王”“北京14号”“阿伯白”等品种相继成熟。
游客张女士激动地说:“我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了,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春天看桃花,夏天摘桃子,每次都能留下美好的回忆。这里的桃子品种丰富,口感鲜美,我回去一定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们。”
近年来,马场垣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把产业项目发展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培育优质桃树,宣传推介下川口村桃花源景区,实现游客和村民双方受益的目标。
如今,“下川口桃子”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