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走出新路子
来源:    时间:2024年05月16日    

近年来,民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按照省市部署要求,以乡村振兴为主线,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在以农促旅、以旅兴商、商体联动方面持续发力,产业基础全面夯实、文化旅游共生互融、商业活力全面迸发、体育活动日趋丰富,走出了一条“农体文旅商”全面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抓产业、强品牌,夯实农业带动基础。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基础,坚定不移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战略,积极挖掘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市场欢迎的农特产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绿色食品3个,并确定“尝来民禾”为我县区域公共品牌,逐步用统一的标识提升全县农副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抢抓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等战略,围绕“6园+9带+N基地”产业发展思路一方面与山东丰源、深圳广大等农业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出口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高原冷凉蔬菜基地建设持续加快,年内有望出口茄子、辣椒设施蔬菜3000吨。另一方面,今年投入衔接资金9385万元,实施油菜、果品种植,鸡、羊养殖,玉米、小麦种植等特色产业项目31个,特色产品打造基础更加牢固,逐步形成了“产品夯基础、品牌为名片、旅游扩效应”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促消费、提动力,打造商业融合模式。聚焦“消费促进年”,依托民和县“桃花节”“梨花节”等节日,组织全县限上限下企业、特色农产品企业、大型超市、综合体等30多家企业以及7家红古区特色农产品企业开展了2024年“春来早”等系列促销活动。一季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亿元,全市排名第一。组织电商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展会,持续加大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介力度,学习借鉴知名电商平台先进经验,进行各类产品销售,截至目前,完成工业品下乡363.7万单1.82亿元,农产品进城为1.5万单559万元。海鸿川海商贸综合体为重点,举办特色文化美食节,川海夜市系列活动,全力打造观赏性、体验性、特色性于一体的民和特色经济,夜间经济销售达595万元。

强文体、激活力,激发多元融合活力。聚焦“全民健身”,扎实推进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900万元,对原麻荒滩体育场进行改造提升,在市民健身广场配建露天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特别是,民和县体育馆建成投运,填补了民和县室内大型体育场馆的空白。目前,全县公共体育场地145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5平方米。去年以来,积极举办“乡村振兴杯”干部职工篮球赛、“奔跑吧·少年”“运动放飞希望 重建美好家园”系列活动等群众性体育赛事150场次,海东市“一县一品”武术邀请赛正在积极筹备中,体育赛事成为助推融合发展新的增长点。坚持把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编制完成《民和县全域旅游规划》,印发了《民和县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持续推进永录康格达、七里花海、禹王峡、天井峡桃花源等景区提档升级,翠泉农家乐一条街基础设施改善等,逐步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夜间经济旅游6条精品线路,为“文体搭台、产销两旺”夯实基础。(编校: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