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帮扶是巩固拓展扶贫协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方式之一,也是阻断贫困的根源和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方式。自“滨湖-民和教育合作班”在民和县第三中学开设以来,无锡市滨湖区高度重视,积极选派7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教师担任该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教学,并参与学校教研和管理工作,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正在有力有序推进。
高位谋划推动,“滨民教育合作班”成功开设。2022年6月,在民和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西部协作第十五次联席会议在无锡市滨湖区举行,并签订了滨湖、民和两地教育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实施“滨湖民和教育合作班”项目,从无锡市滨湖区“组团式”引进学校管理和教学团队。2022年9月,“滨湖-民和教育合作班”在民和三中成功开设,进一步促进两地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搭建桥梁纽带,“先进滨湖理念”成功落地。两地高度重视东西部协作,按照两地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内容,2022年9月,“滨湖-民和教育合作班”在民和三中成功落地,滨湖区选派3名骨干教师徐科、詹慧、陈艳分别承担教育合作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任务,同时兼任学校教研室副主任。2022年疫情期间3名专业技术教师以“线上教学”的别样方式与滨湖课堂相聚云端共学共研,传播滨湖先进教育理念。2022年11月15日,民和三中举行了东西协作“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学校向无锡市3位名师颁发了聘书,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17位中青年教师成功与名师结对,学校老、中、青三级阶梯式管理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成熟。实行的“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帮扶模式,实现帮扶与被帮扶“双向”促进,为民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组团式帮扶,“滨湖教学模式”成功生根。2023年8月,滨湖区教育局选派赵震、许祥梅、杨小倩、高瑞康4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承担教育合作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教学任务,同时兼任学校副校长、教研室副主任。9月22日,无锡支教教师教育教学座谈会在民和县第三中学召开,滨湖区4名支教教师立足“滨民”教育合作班教学实际和滨湖教学模式,就如何快速提升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分别发言。目前,民和三中八年级现有教学班20个,“滨湖班”英语、物理学科成绩在同年级名列前茅,综合成绩排名处于同年级班级前列,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支教教师们的辛苦付出和滨湖先进理念的引领。课堂上师生思维的激烈碰撞,东西部教学理念的相互交融,课后师生的彼此交流、互相学习,联通着滨民两地的深情厚谊,实现了携手共进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滨湖-民和教育合作班”,一个架起“友谊桥梁”的响亮名字,50名莘莘学子正是合作班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这种良好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受益者,他们正在共赴东西部协作学习之旅。冬日的阳光下,“滨湖-民和教育合作班”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彰显着坚定的东西部协作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两地将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让学生在这里放飞理想,扬帆起航。(编校:王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