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乡从“小切口”入手,“微创新”发力,探索实施“333”工作法打造“爱心超市”,通过“以善积分、以分换物、以物激能”的方式,引导村民破旧俗、转观念、树新风。聚焦“三个重点”,推动运营规范化。着眼于管理提升、积分评定、宣传引导三个工作重点,成立积分量化制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申诉处理委员会、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量化定值细则,确保工作规范有序、稳步推进,不断提升“爱心超市”规范化运营水平。同时,通过村社微信群、“三会一课”、“固定党日”、走访入户等形式宣传“爱心超市”积分获取方式、兑换流程等,不断提高“爱心超市”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利用“三个渠道”,推动爱心常态化。利用“一联双帮”单位帮扶资金、村集体经济收益、党员群众捐助三个渠道,有力保障“爱心超市”物资充盈,让群众“有物可兑”。乡党委协调“一联双帮”单位注入帮扶资金2.9万元,确保爱心超市正常启动运营。拿出村集体经济收益投入到“爱心超市”,做好物资保障兜底。号召发动党员干部,以捐款捐物的方式为“超市”补充物资。目前,两个包联单位为“爱心超市”捐赠物品1100余件、党员干部捐赠200余件。围绕“三个方面”,推动文明可视化。以“行为量化+积分易物+村民自治”的形式,按照“一事一积分、一月一公示、一季一评比”原则,由积分评定小组,将群众致富创收、尊师重教、环境整洁、尊老爱幼、厚养薄葬、抵制高价彩礼等上善行为和党员、网格员、公益性岗位示范引领、履职尽责、为民服务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按月公示、季度兑换,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实现“小积分”兑出“好乡风”,凝聚乡村治理强大合力。目前,毛拉山、下山村两家爱心超市累计开展兑换活动2次,受惠群众4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