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十四五”前半程交出亮眼成绩单
来源: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十四五以来,民和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七个新民和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生态优先,魅力民和的绿色底蕴持续厚植。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民和担负着坚守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和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历史责任。我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论,深悟“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全域国土绿化,成功打造集中连片千亩绿化示范点8处,森林覆盖率从“十三五”末的32.4%提升至36.3%。减污降碳等源头防控措施全面落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保持在90.2%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全部达标,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三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湟水河河滨缓冲带生态持续修复白天鹅、白鹭等珍贵禽鸟数量不断增多,实现了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断面达标、清水出省,天蓝、水清、山绿、景美的新生态已成为魅力民和的新形象、门户群众的新福祉。

厚积成势,优质绿色的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我们深入实施“两藏”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6.69万亩,打造千亩油菜示范片4个、万亩马铃薯示范片1个抢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机遇,以“6园+9带+N基地”农业特色产业布局为牵引,投入3.4亿元实施产业项目78个,总堡大葱、前河大蒜、隆治黄桃、核桃庄羊肚菌、新民蛋鸡、中川冷水鱼、里长垣牛羊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认定畜禽规模养殖场24个,培育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1家、示范性家庭农牧场30家,畜禽存栏达到46.48万头只,成功创建省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一产增加值稳居全市第一。聚焦“工业强县”目标不断推进金属冶炼、精深加工、负极材料等优势绿色产业集聚发展,西部水电、卓达2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451.56亿元,21小微企业入驻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抱团发展以工业园主园区引领中小企业产业园创业园双园驱动工业格局已具雏形。尤其是投资4.5亿元的无锡亚太轻合金企业成功落地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量增质更优成为工业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禹王峡、七里花海、南垣牡丹、桃花源等乡村旅游景点连点成线探寻远古文化之旅、乡村生态冰雪之旅入选全国精品旅游线路,官亭喇家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川峡口、西沟凉坪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核两带三大板块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全面形成。海鸿国际商贸综合体、川海中心文旅小镇辐射能力持续提升,电商经济、早晚市经济、露营经济、冰雪经济、赛事经济全面激活成为大美青海、醉美海东的旅游门户、生态窗口。   

城乡蝶变,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持续绘就。我们全力推进“三化五区”协同发展,县城建成区达1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03%。居环东路、山城路等多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县城“三横十纵一环”路网日臻完善。民和南站恢复通车,公交枢纽站全面建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停车位、充电桩、5G应用更加智能川口湿地公园、轴线景观公园游人如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帝豪壹号院、香格里拉、萨尔斯堡等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加速建设,第二、第三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不断满足。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官亭、古鄯、马营、峡门美丽城镇焕发新颜,次中心城镇河湟传统特色和档次品味大幅提升。打造乡村振兴试点村29个,建成美丽乡村71个,改善农民居住条件4396户。浪红公路、转三公路建成通车,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清洁民和、三清三改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压茬推进,成功入选全省整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全力打造了城乡一体景尤新、宜业宜居生活美的民和样板。

民生殷实,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增进人民福祉,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5226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30.28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4%。西农大托管帮扶、滨湖-民和教育合作班等改革稳步实施,与青海卫校、南通师专的联合办学模式,了中职教育与专科、本科学历通道,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突破尤其是今年高考我县学子包揽海东市文理科第一,4名学子考入清北,刷新了近十年最好记录县医院跻身国家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提升“千县工程”,县中医院成功入选全国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疾控中心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国家中医药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多的“健康红利”。智慧健康养老模式创新推进,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跑全市,敬老幸福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出了“幸福味道”。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成功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水务集团成功组建,供水保障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新高地建设和平安民和建设,儿乡人民政府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马场垣乡团结村入选青海省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稳步实施,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