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纳顿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民和县开幕 |
|
|

8月25日上午,作为2023年青海省第党的二十届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活动之一的土族纳顿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民和县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海省政协原副主席、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出席并讲话,民和县委副书记侯全明致欢迎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一级巡视员、研究员马盛德,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厅长、省文联原党组书记马少青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参加,民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三山主持。鲍义志在讲话中表示,土族纳顿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是青海独有的一种本土文化,具有极高的民族民间文化特征,体现着土族文化与河湟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一种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和谐发展的关系。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把此次论坛作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和抓手,深度挖掘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时代内涵,通过学术性的梳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非遗文化品牌,用文化促进各项事业蓬勃向前。侯全明在欢迎辞中表示,土族纳顿是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是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源泉。近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全过程,积极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民和文化事业发展,民和县委、县政府也将把专家学者的思想和智慧融入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以纳顿为依托,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引来更多“金凤凰”,共同建设民和、发展民和、宣传民和。此次论坛为期两天,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将通过主旨报告、论坛讨论等形式,围绕纳顿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地方文化等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并参加26日上午举行的青海省第党的二十届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开幕式。省内外高校、机构的负责同志以及甘肃省临夏州、天祝县、和政县专家学者,我省土族民间学者、纳顿非遗传承人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