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特色农业产业稳步推进
来源:    时间:2023年08月25日    

近年来,民和县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高标准推进粮食生产安全,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夯实。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维护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粮食安全工作,每年足额落实粮食安全资金30万元。同时,扎实推进1.07万亩续建和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补齐农田灌排设施短板,切实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了66万亩耕地和53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底线。

特色农业产业多点开花。继续围绕“6园+9带+N基地”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农业发展切块资金等,持续补齐农业发展短板,积极实施各类产业项目,全县农业产业布局不断完善。一是认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4家,里长垣养殖园区实现招商运营,持续巩固30万亩全膜玉米面积,“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循环产业链条更加顺畅。二是实施脱毒马铃薯实验室改造提升、原种繁育、种子仓储设施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以北山为主的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努力构建集种薯繁育、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马铃薯产业体系。三是引进水产养殖场1家,新建冷水鱼养殖场3家,中川乡逐步形成集育种、繁殖、加工、冷链为一体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四是继续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在峡门、松树等乡镇延伸发展肉鸡、青年鸡产业,肉鸡养殖产业带已初具雏形。五是总堡大葱、西沟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继续发展壮大,产量逐年增高,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有效发挥了联农带农效益。

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拓宽。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一是积极组织县内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省内外各类农展会,不断扩大县域农特产品的影响力。二是充分发挥国家税务总局帮扶、东西部协作、联点帮扶单位资源优势,通过“832”平台、线下体验店等,积极推广销售鸡蛋、食用菌、穆蜂斋蜂蜜等农特产品,年内完成销售181万单1.83亿元。三是正在积极与北京同仁堂等知名企业对接,力促中川等片区中药材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特色品牌培育再蓄动能。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内容,坚定不移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挖掘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市场欢迎的农特产品,扎实开展“两品一标”认定工作,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绿色食品3个。另一方面,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尝来民禾”为我县区域公共品牌,逐步用统一的标识提升全县农副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农技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以乡土专家队伍建设为抓手,围绕特色产业技术需求,扎实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48期3050人。针对食用菌、中药材、冷水鱼、蛋鸡等种养殖技术含量较高的特色产业,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模式,积极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同时,45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驻点开展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及时准确发布灾害天气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编校: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