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两会】民和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
|
|
民和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毛学鸿出席 马晓瑜作政府工作报告
朵海生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听取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月21日上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县政府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会议应到代表225人,实到代表196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执行主席毛学鸿、朵海生、吕建青、王有连、马占元、陈栋、朵海林、陈惠民、石成鹏、乔国林、严玉荣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吕建青主持大会。马晓瑜、马玉斓、侯全明、李卫国、李国强、张鲁宁、李占魁、屈长林、马忠录、张跃建、韩生军、马菊花、焦兴龙、魏治国、白文才、忠、李全义、徐进成等县领导在主席台就座。大会共有六项议程,一是听取县长马晓瑜作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审查民和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三是审查民和县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四是听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朵海生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五是听取县人民法院院长星发明作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六是听取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启邦作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图为马晓瑜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热烈的掌声中,马晓瑜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三个部分:一是2022年工作回顾;二是2023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三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马晓瑜指出,过去一年,面对疫情汛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防住了疫情,稳住了经济,守住了安全底线,圆满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一年,我们抓防疫,战汛情,守护了群众安康生命线;这一年,我们抓产业,强动能,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这一年,我们抓巩固,促衔接,驶入了乡村振兴快车道;这一年,我们抓防治,护生态,展现了生态环境靓颜值;这一年,我们抓统筹,促融合,加速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一年,我们抓民生,增福祉,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这一年,我们抓改革,优服务,集聚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这一年,我们抓廉政,重法治,强化了自身建设高效能。马晓瑜强调,过去一年来之不易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力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马晓瑜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全力推进“七个新民和”建设的实践中实现经济运行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贡献民和力量。全县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8%左右,第三产业同比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节能降碳减排控制在国家和省市规定目标以内。马晓瑜指出,围绕上述目标要求,要全力以赴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培育县域经济“新引擎”。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抢抓产业“四地”建设机遇,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培育壮大第三产业,着力打造具有民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全力以赴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奋力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紧扣“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工作总要求,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抓防返贫,一头抓促产业,中间促进和带动五个振兴统筹抓,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全力以赴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奋力蓄积绿色发展“新优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深做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厚植民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绿色底蕴。四是全力以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奋力打造城乡建设“新样板”。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促进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发力,积极推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五是全力以赴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奋力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巩固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成果,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扎实做好老人妇女儿童及残疾人工作,持续提升公共文化及健康运动服务水平。六是全力以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奋力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民和-红古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努力发展中欧班列,推动民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七是全力以赴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奋力夯实安全发展“新底色”。马晓瑜强调,踏上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全县政府系统将时刻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干劲、勤勉务实的作风,忠诚为政,依法行政,为民施政,担当勤政,廉洁从政,以赶考的清醒当好“三个务必”答卷人。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二要依法行政履职责;三要勤政为民践初心;四要勇于担当抓落实;五要廉洁从政树形象。

图为朵海生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朵海生在报告中说,过去一年,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遵循宪法精神,突出重点任务,依法履职行权,在推进全县疫情防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始终坚持政治机关定位,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县委领导下,牢牢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法治属性,主动融入全县大局,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如磐定力。二是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责之重者”,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开展精准监督,实施助力作为,用实干诠释助推发展的人大担当。三是始终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着力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上出实招、求实效,密切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四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铸魂强基、提能塑形,用良好作风维护务实重干的人大形象。朵海生说,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市委三届六次和县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和实践。紧紧围绕“七个新民和”建设,服务全县大局,忠实履行职责,锐意创新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民和贡献人大力量。一是牢记使命,初心如磐,以更高站位把牢正确方向,在彰显制度优势上保持定力;二是履职尽责,笃行不怠,以更实举措增强监督质效,在服务发展大局上靶向助力;三是凝神聚力,闻斯行之,以更优服务保障代表履职,在密切联系群众上深挖潜力;四是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以更高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在提升履职水平上不懈努力。

图为星发明作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星发明在报告中说,2022年,县法院在县委坚强领导、县人大有力监督、县政府和县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上级法院大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聚焦县委“七个新民和”建设,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2023年县法院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锻造过硬法院队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民和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诚;二是围绕中心勤履职,以更强担当保障发展大局;三是依法高效护民生,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四是坚定不移破难题,以更大力度推进司法改革;五是全面从严抓队伍,以更高标准锻造法院铁军。

图为刘启邦作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刘启邦在报告中说,2022年,县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检察院坚强领导、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监督和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聚焦最高检“质量建设年”要求,持续强化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各项检察工作在务实中创新、在落实中深化,为建设现代化新民和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县检察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紧盯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锚定检察工作现代化新方位,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建设“七个新民和”贡献更多更实检察力量。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守正服务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二是坚持创新能动履职,增强服务现代化的法治动能;三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彰显服务现代化的司法情怀;四是坚持全面提升素能,激活检察现代化的建设内核。

在县的省、市人大代表,不是县人大代表的县领导,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省市驻县单位、驻地部队负责人,出席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列席大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