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强动态监测 织返贫“滤网”
来源:    时间:2023年02月10日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去年已来,我县受疫情及强降雨影响,脱贫群众及监测户增收面临较大压力,存在着较大的返贫风险,为拓宽增收渠道,投入447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认真谋划脱贫群众及监测户的到户产业,坚持防返贫监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稳定提高脱贫户收入,筑牢防返贫的“滤网”。

精准摸排,确保应帮尽帮。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要求,2022年,青海省以年人均纯收入6700元为标准线,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监测帮扶范围。按照要求,我县组织相关人员立即对照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名单,逐户摸排,对因疫情不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子女因疫情不能返乡的独居老人户、基本生活不能保障的大病重病户、帮扶产品卖不出去的农户,进行重点关注、实时监测,共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61户1890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298户1323人均已落实到户产业帮扶项目。目前,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37.53元,同比增长6.8%。

精准帮扶,严防返贫致贫。按照自主申请、乡村审核、农户自行发展产业后报销的原则,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47万元对全县有劳动力、有意愿发展产业的监测户给予产业扶持,每户补助15000元到户产业发展资金,同时,鼓励监测户自筹资金,扩大产业规模,以鼓励生产增加收入,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巩固我县脱贫攻坚成效。

精准施策,做到一户一策。到户产业选择因户制宜,尊重监测户发展意愿,主要以种养殖业产业为主,可用于购买畜禽、农用机械设备、饲料、有机肥以及养殖场所修建维护,也可根据监测户实际,依托景区、集镇等优势,灵活选择运输业、小型餐饮业、小商业、电商等第三产业。灵活选择适合监测户发展的产业,项目建成后,形成的所有资产均归农户所有,种养殖产业及第三产业扩大规模,增加收入,预计今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编校:王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