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伟业,重在后继有人、后继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民和县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着力从补员、练兵、选用、管理四个方面定举措、强制度,储备量足质优的年轻干部力量。
多渠道补员,充实干部队伍。内部挖潜盘活“存量”。突出政治标准,畅通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双通道”,在全县范围内择优选拔一批在乡村振兴、城市规划等方面有特长的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库管理培养。抢抓机遇扩大“增量”。抢抓乡村振兴等政策机遇,合理制定公务员、选调生考录计划,将优秀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等引入干部队伍,持续补充“兵源”。盘活资源提升“质量”。积极与省市组织部门沟通,争取上级部门选派综合能力强的紧缺专业年轻干部到江苏无锡挂职锻炼 ;深化县校(院)合作,签约一批教育、医疗等领域年轻专家学者助力民和发展。
全方位练兵,强化干事本领。聚力凝心铸魂。常态化组织年轻干部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并以“党性教育+集中学习+岗位实训”方式开展政治历练,多举措、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召开到村任职选调生座谈会,并立足部分乡镇“夜学夜议”等活动,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等内容,着力提升年轻干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运用。加强蹲苗历练。结合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招商引资前沿以及上级部门单位学习历练,在交流实践中提升年轻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化能力。
合理化选用,搭建创业平台。定位专业精准用。乡镇重点选配具备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业知识,又熟悉农业农村、善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县级部门重点选配具备经济发展、城乡规划、文化旅游等专业知识,又善于统筹协调、善做专业工作的年轻干部。优化结构合理用。结合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模型,择优选拔“85后”“90后”年轻干部进入乡镇科级领导班子,实现老中青梯次配备;加大乡镇和部门年轻干部交流力度,推动实现多岗位锻炼。鲜明实绩大胆用。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经济发展主战场,结合综合考评情况,大胆选拔任用政治素养过硬、干事能力突出、工作作风扎实的年轻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
加压式管理,提升综合素养。压实日常监管责任。压实部门单位“一把手”责任,督促落实年轻干部思想引领、能力培训、日常监督任务,以班子成员“一带一”“一带N”,指导年轻干部履职尽责。扎紧严管制度笼子。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干部队伍管理相关措施,对年轻干部跟班学习、上挂外派、管理培养等进行制度性约束。落实暖心激励措施。严格督促落实干部年度健康体检等措施,并以专题座谈、谈心谈话等形式强化与年轻干部的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同步保障公租用房,为年轻干部安身、安心、安业提供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