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民和

民和县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来源:    时间:2023年02月08日    

近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科普示范县标准,依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科普方针,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印发《关于命名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经市级初评、省级推荐、跨省抽查、专家评议,我县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高站位推动强保障

县委、县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纳入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2022年民和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编制了《民和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建立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和创建工作领导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成立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初步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将纲要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题,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专题会议,每年听取汇报达3次以上。

高标准开展显成效

科协组织力日益提升。“3+1”试点工作作为科协系统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将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全部吸纳到科协队伍,全县22个乡镇312个村实现了“三长”全覆盖。科普工作经费保障充分。2022年落实科普经费43万元,年人均科普经费1.2元,为增强基层科普力量,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主题科普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科普服务能力持续加强。新建科普宣传画廊3个、科普e站2个,现有科普宣传画廊13个、科普e站17个;县属34所中、小学均建有科技活动室,并配备了34名专兼职科普辅导员;乡村两级均建有科普活动室、宣传栏和图书室,科普阵地多点融合,资源共享。全县共有市级科普示范基地3个、县级科普示范基地9个、农村中学科技馆1所,各类科普场馆共举办科普活动46场次。成立县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注册科技志愿者人数达120人,2022年共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6次,参与科普志愿者50人(次),受益群众1200人(次)。科技兴农工作广泛开展。实施乡村振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后举办“动物防疫”“全膜覆盖”等内容培训班10次,并利用“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将科技、信息、技术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偏远地区,不断提高农民种养殖的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积极申报科普惠农项目,加强基层农技协及示范基地建设,2022年共争取资金15万元,实施科普惠农项目1个。科普活动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等建设科普阵地,广泛开展科普活动。2022年共举办培训班10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33余次,出动科普大篷车12车次,展出科普宣传展板420余块,悬挂横幅63条,发放科普宣传品7500余件、宣传资料1.3万余份,参与人数达9.23万人(次)。

高质量落实创新绩

    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是民和县科普工作的里程碑,是提升科普工作成效的“源动力”。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全国科普示范县成功创建为起点,不断健全科普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巩固深化创建成果、不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科普工作全面融入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打造“区位优势强、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魅力民和,集聚新势能、增添新动力。(编校:高琳)